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农资供销网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消费指南
农资知识
农网导航
农资技术
市场信息
管理机构
生产厂家
三农专题
流通企业
科教单位
媒体单位
服务单位
贴身宝贝
供求信息
农资店铺
招商招标
生活用品
致富项目
书刊音像
会展服务
专家服务
人才服务
推广服务
策划服务
行业报告
农资博客
农资论坛
三农内参
供求信息
种子市场
种苗市场
农药植保
兽药市场
农膜市场
农机农具
饲料饲草
种植器材
养殖器材
化肥市场
打假维权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部委资讯
河南:坚持生产生态并重 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时间:2017-07-13 00:45:26来源:作者:

坚持生产生态并重 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是畜牧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2016年畜牧业产值2611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肉蛋奶产量和畜禽饲养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发展生态、清洁、循环畜牧业,有力促进了生产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一、狠抓科学指导,大力推进产业转型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关于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科学指导畜牧业集群发展、循环发展、安全发展。一是抓规模养殖促转型。全省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多个百分点,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达587家,牧原、雏鹰两家企业生猪集约化养殖数量超过600万头。二是抓龙头培育促转型。省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达232家,在资本市场上市和挂牌的企业达97家,双汇集团、华英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猪和肉鸭加工龙头企业,众品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农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三是抓清洁生产促转型。引导规模养殖场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达到63%。目前,规模养殖场和加工龙头企业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力军。

  二、狠抓示范引领,大力推进种养结合

  一是强化重点区域示范引领。大力开展生态畜牧业示范市、示范县创建活动,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整市整县整体推进,已经培育出漯河等5个示范市、林州等10个示范县,利用世行贷款8000万美元在沿黄30个县实施的生态畜牧业项目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二是强化重点畜种示范引领。突出生猪、奶牛两大基础产业,积极开展生态畜牧业示范场创建活动,将粪污资源向种植业合理配置,目前种养结合示范场总数已突破1700个。三是强化重点企业示范引领。依托牧原、雏鹰、花花牛、科迪等畜牧产业化集群,积极开展种养结合,着力构建“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链。四是强化重点模式示范引领。探索推广了一批种养结合模式,将畜禽粪污资源广泛运用到林果、茶业、蔬菜等产业中,并逐步向大田作物延伸,为解决长期积累的耕地退化、化肥污染等问题找到了新途径。

  三、狠抓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资源化利用

  一是“多清旧账”。充分利用国家调出大县、标准化建设等项目资金,对现有养殖场采取“中央财政支持一些、地方财政配套一些、养殖企业自筹一些”的办法,配套建设粪便储存场、粪尿贮存池等基础设施。近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3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90亿元,对1.6万多家养殖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二是“不欠新帐”。对新建规模养殖场,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做到粪污处理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是“盘活呆账”。培育发展第三方治理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的PPP模式,调动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粪污资源化利用。全省有机肥生产能力由3年前的不足200万吨提高到目前的467万吨、沼液还田管网铺设长度由不足10万米增加到205万米,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6%。

  四、狠抓机制创新,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一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将粪污资源化利用纳入碧水工程、清洁土壤等攻坚方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督导、考核、评价等等一系列制度,对环境污染防治实行了月排名、月通报,逐级压实责任,倒逼产业转型。二是创新源头治理机制。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该关的关、该搬的搬、该限的限、该留的留,有序推进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搬迁。三是创新督查推进机制。将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生态畜牧业示范创建、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关闭搬迁等纳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通过媒体公开承诺,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规模场落实主体责任的工作机制,营造了“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氛围。

  (本网讯)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表  情:

  •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工信部中国劳动保障部中国商务部中国发改委中国农业部中国工商总局中国一件事三农电商平台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卫计委中国乡村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