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农资供销网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消费指南
农资知识
农网导航
农资技术
市场信息
管理机构
生产厂家
三农专题
流通企业
科教单位
媒体单位
服务单位
贴身宝贝
供求信息
农资店铺
招商招标
生活用品
致富项目
书刊音像
会展服务
专家服务
人才服务
推广服务
策划服务
行业报告
农资博客
农资论坛
三农内参
供求信息
种子市场
种苗市场
农药植保
兽药市场
农膜市场
农机农具
饲料饲草
种植器材
养殖器材
化肥市场
打假维权
专家服务
专家在线|专家信箱|专题咨询|专家言论|顾问服务|企业诊断|技术攻关|危机服务|
频道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企业策划
农业装备企业如何应对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变革
2013中国现代农业装备大会高端对话发言摘要
时间:2013-10-24 11:13:20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网作者:

  2013中国现代农业装备大会高端对话现场。

  在2013中国现代农业装备大会上,农民日报社牵头的“企社共建万里行――农机合作社走进农机企业”活动启动。

  话题背景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时期,农民对农业装备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一是规模化经营带来对大马力拖拉机和大型机械的需求逐渐提高。二是农民对中高端农业装备的需求,对智能化、可靠性、综合利用的机械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农民对小麦、玉米、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要求,不仅仅是耕、种、收,而且对植保、灌溉、施肥、烘干这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四是对经济作物的机械化需求,如棉花、油菜、甘蔗、蔬菜、烟草等,农民对这些作物机械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在8月11日举行的“2013中国现代农业装备大会高端对话”上,有关专家和企业代表就农业装备企业如何应对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变革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本版予以摘编刊出。

  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富:

  注重创新苦练内功转型升级

  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富(中)正与合作社参会代表交流。

  目前中国正处于农机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我国农机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首先应该看到我们农机行业的大发展。这四年来,我们农机行业一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的统计,2012年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了3000亿,超越欧洲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机制造国。另一方面还应该看到,我国的农机面临需求升级和全球化带来的新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首先是土地流转产生的集约化经营带来的新变化,这种新变化对农机同行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是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对农机提出新的要求,这个要求跟过去三十年是不一样的。第三是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经营组织变革对农机提出的新的要求。第四是主要外资品牌已经全部进入中国,并通过控股、独资等各类形式主导中国市场,使我国的农业机械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国际化竞争。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战略选择显得特别重要。面对环境的变化,中国农机企业关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可以说一天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奇瑞重工是我国农机行业的小字辈,公司这三年来的战略运营主要是侧重于三方面。

  一是在整体战略的规划方面,按照“科技改变世界,制造成就未来”的使命,致力于做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二是在产业战略层面,公司坚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抓,农业装备、粮食装备两大业务一起做。

  三是在市场战略层面,我们以中国为根据地,在市场布局上坚持既要立足中国,又要面向世界,稳步推进。

  科技创新是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农业装备的创新表现为战略创新、理念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及服务模式创新等多个层面。一个农业装备企业能不能做强做大、是否可持续,主要是看企业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时间证明,创新是农机企业发展的不懈动力。

  目前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农艺与信息化的融合,成为现代农业装备发展的一个焦点。奇瑞重工正在参与由袁隆平院士主导实施的国家杂交水稻农机农艺融合项目,为力求通过各种合作,特别是通过创新,攻克某些领域农机农艺融合的难题。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是农业装备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之本。根深方能叶茂,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通过提供高端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是农机企业的神圣责任。

  农机企业要在产品创新、质量提升、模式创新、客户服务等各个方面,苦练内功,提高能力,同时也呼吁行业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避免不正当竞争,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共同把农机行业做强做大。

  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水稻生产机械化还需深层研究

  农业现代化有四化,第一就是机械化,第二要智能化,第三要信息化,第四要良种化。首先就是机械化,这是发展的方向。水稻目前就湖南省来讲,它是部分实现了机械化,耕田、收获还有一部分插秧,没有全程机械化,这里面还需要深层的研究。现在我跟奇瑞重工有一个农机农艺结合的课题,结合得很好。展望今后农业机械与农艺相结合,希望在插秧机方面,有一个更大的更好的进步,使我们的插秧由过去的手插,到抛秧,最后实现全程机械化。

  同时,我希望收割机进一步精益求精。收割机现在还有3%的损失,我希望做到收割机颗粒归仓,尽可能降低损失。农业机械的发展还要智能化。智能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遥控,比如打农药、施叶面肥,用直升飞机、无人驾驶的直升飞机作业。还有杂交水稻制种中的辅助授粉,也通过无人驾驶飞机来进行。智能化、电脑控制,人不下田就可以把水稻种得更好,这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山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

  重点支持农机合作社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农业机械实现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农业机械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农村的需求、农民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发生很大的变化,需要满足农民对农机的需求。第二个,连续十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利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企业大发展,农业机械化也不断提升。我们需要去学习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这需要花很大的力气。

  我们国家人口多,但是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现在对农机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注程度还不够,只有让农民尝到了合作社的甜头,才能推进一步,实现全面机械化。让农民走出这一步,这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各种涉农补贴向合作社倾斜,尤其在合作社建设初期,给予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等资金扶持,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银行贷款、合作经营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多元投入机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同时,我们也要和国际市场接轨,跟国际先进的一些技术接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树君:

  搭建平台联手提升创新能力

  我国是农业装备制造大国,但跟国外农业机械的差距很大。在数量上我们有了很大突破,但是在质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的农业机械主要集中在田间大作物,但是在经济作物和在产前、产后的服务方面,跟国外很多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相比,差距很大。

  如何能够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农机院也做了一些事情。我们建立国家的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实验室、产业联盟,建立从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到创新提高这样一个国家创新平台。通过构建国家农机创新平台,使政府能够更重视支持农业机械创新。同时,在机制体制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说产品创新联盟,这是农机院的创新单位,联合行业当中的42家院所、企业,这是科技部的一个技术专项。把真正企业需求的、市场需求的和国家的目标相结合。

  此外,我们以市场为引导,以项目创新为引领,策划国家的重大科技项目。农业机械跟汽车不一样,外国汽车进入中国合资股份不能超过50%,而在中国农业机械这个行业,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现在我们的农机工业实际上面临着危险,我们没有和任何国际企业竞争的优势,而且对国际企业又没有什么门槛。

  农业机械涉及到粮食安全,如果我们把粮食安全比作是一场战役,农业装备就是武器,我们想要胜利,就要升级好装备。

  吉峰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明:

  满足对农机系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农民对农机系列化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合作社、家庭农场,这些都需要组织化的一揽子服务。传统的农机企业或流通企业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合作社要求的解决方案,从定制,到服务,都有这些要求,也包括这几年对融资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满足用户对系列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需要社会各界来推动。

  我看到一个宣传片,曾经有一台泰山牌拖拉机,是1982年的拖拉机,现在还在正常使用。这就是我们农机产品,它的周期很长,它一生的零部件谁来保证?这是我们主管部门、企业必须面对的。尤其是在现在,企业间的零部件通用化问题是个大问题。

  当前,全球顶尖一些制造企业都到中国来,加上中国本土的制造企业,这么多品牌,大家可能都看花了。流通业这几年快速发展,数量多了,但是分散的,从产业发展来讲,它不是一个好事情,必须从长远来看。一个产业要健康有序,像在美国、欧洲市场,主流制造品牌和主流流通品牌市场占比都是在50%以上。中国制造企业比流通好多了,流通的大品牌不到3%,这个数据差距巨大。所以要关注制造品牌建设,更要关注流通品牌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白人朴:

  要解决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我们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到2007年有一个大的转折,上了一个新台阶,由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跨越,还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有很多新的期盼也需要我们付出努力。一些问题的解决单靠我们行业自身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12位同志联名给当时的国务院领导写了一个建议,有关领导都高度重视。此后国务院为此发布了22号文件――《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随后的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农机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

  我们现在成为全球农机制造的第一大国,自己制造的农机产品已能满足国内90%以上的需求,这就说明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能力。我们中国的农机产品也开始走向世界。

  目前,机械化生产方式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已占主导地位。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我们农机工业的责任是非常光荣和艰巨的,当前的问题是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对外依赖度比较高。我们国产新一代的农机产品,面临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所以我们农机工业担负的重任就是要适应新形势,发展全程机械化,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解决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工信部中国劳动保障部中国商务部中国发改委中国农业部中国工商总局中国一件事三农电商平台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卫计委中国乡村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