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rss
种子市场
物品编号:
优质草种子,高羊茅 黑麦草、早熟禾,牧草种子
  • 价    格:≥5kg:26.00元/kg  
  • 市 场 价:≥5kg:26.00元/kg 
  • 库    存:10000 
  • 浏览人次:244
  • 发布日期:2010-02-04 00:00:00
  • 所在地区:江苏
  • 产品详情
  • 产品评论
  • 其他信息


草坪种子:高羊毛,早熟禾,四季青,黑麦草,马尼拉,白三叶,红三叶,结缕草,四季青,百慕大等,以上种子出芽率均高于95%-85%,欢迎各界顾客前来选购,提供技术咨询与草坪养护修剪,本公司可代办火车、客车托运和快邮业务。

 

牧草种子  紫花苜蓿



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又名紫苜蓿、苜蓿。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兼用作物。   

起源与分布  紫花苜蓿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公元前 700年波斯已有栽培记载。公元前500 年左右从米甸国(即今伊朗西北部的古王国)传入希腊,公元前2~前1世纪传入意大利,8世纪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入美洲,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于18世纪也开始种植。中国在公元前 126年由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古罽宾国(即今克什米尔一带)引入,先在皇帝离宫附近种植,仅供御马饲用。以后从西安普及到黄河流域。现紫花苜蓿在世界各地广为种植。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栽培总面积为3300多万公顷,其中美国约占32.7%。80年代以来中国栽培面积达到10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北部各省。   

形态与特性  紫花苜蓿主根发达,侧根多,主根入土2米以上,在较干旱的地区可达10米左右。茎高30~100厘米,直立或外倾,圆形或棱形,幼茎有疏毛,根状茎发达,根颈膨大生出的分枝一般为15~60个,最多可达100个以上。叶为三小叶,倒卵形,先端较宽,有齿。花为总状花序,腋生8~25朵紫色蝶形花。荚果螺旋形,2~4圈,暗棕色,每荚有种子4~8粒。种子肾形、黄褐色,千粒重1.5~1.9克(见图)。   

紫花苜蓿适应性广,但较喜温暖、多晴少雨的干燥气候。年降水量以500~900毫米最宜,超过1000毫米时不利于生长;低于300毫米又无灌溉条件则难以正常生长。耐寒性强,种子在4~6℃即可发芽。出苗后能耐短时间的-5~-6℃低温,成年植株能耐-20~30℃低温。在积雪覆盖下,-40℃低温亦不致受冻害。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高温会抑制生长。需水较多;每形成1克干物质约消耗水446~500克,每形成1克种子约消耗水800克。但因根系发达,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最忌渍水,生长期淹水24~28小时即大量死亡。以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于2米以下、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种植为宜。   

中国已筛选出一批良种,如早发、生长快的关中苜蓿,高产、株型大的陇东苜蓿,再生能力强的新疆大叶苜蓿,中熟的晋南苜蓿,耐寒力强的东北苜蓿等,都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   

栽培  播种前要进行整地保墒。中国北方一般采取冬播“寄子”(将种子播入土中,待翌春后及早出苗)或早春顶凌播种,以利抗旱保苗。中国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秋播不能晚于8月上旬;华北一带应在9月以前。晚播则根系发育不良,影响越冬。发芽率高的纯净种子,每公顷播量15千克左右,与其他作物混播时可适当减少播量。条播行距一般15~30厘米,播种深度1.5~2厘米。幼苗生长缓慢,要加强管理,防止杂草为害。刈草后要及时追施肥料,特别是磷、钾肥。常见害虫有蚜虫、蓟马、苜蓿盲蝽象、苜蓿夜蛾、潜叶蝇;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锈病、褐斑病、白粉病等。使用农药后需间隔一定时间再喂牲畜,以防中毒。留种栽培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每公顷播种量为 7.5~11千克,行距40~60厘米,增施磷、钾肥。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种子产量。   

利用  紫花苜蓿富营养,适口性好,易于消化,有“牧草之王”之称。初花到盛花期鲜草含水分76%左右,粗蛋白4.5~5.9%,粗脂肪0.8%,粗纤维6.8~7.8%,无氮浸出物9.3~9.6%,灰分2.2~2.3%,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紫花苜蓿地可以直接放牧,但青茎、叶中含皂素,要防止牲畜采食过多发生膨胀病。也可制成青贮饲料或干草。从现蕾到初花期,10%左右茎枝开第一朵花时刈割的第 1茬鲜草,质较嫩,营养价值较高。过早刈割时产量低,迟割则茎木质化增加,且易掉叶。最后一茬宜在当地重霜前约1个月刈割。每次要留茬3~5厘米,以免刈伤根颈,每年最后一次割草时,要留茬8~10厘米。北方干旱地区冬前割后培土,有利翌年再生。   

紫花苜蓿根量多,入土深,固氮能力强,2~4年生的植株每公顷每年可固氮150~450千克。根系腐烂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中国北方低产地区实行粮食作物与紫花苜蓿轮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鲜草含氮0.54~0.57%,磷0.10~0.14%,氧化钾0.31~0.46%。翻压作绿肥,肥效显著。紫花苜盖枝叶繁茂,覆盖地面能减少蒸发、保蓄水分,减轻地表冲刷,是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物。如中国西北地区种紫花苜蓿的地块,雨水流失仅为种其他作物时的1/16,土壤冲刷量仅为1/9。在年降水量346毫米的地区,每公顷紫花苜蓿地每年冲走的土壤为93千克,而其他田块或休闲地的冲刷量可高达3600~6750千克。  

豆科苜蓿属的 1种。多年生草本,分枝多。复叶有3片卵形或倒披针形的小叶。花密集排列于腋生的总状花序上;花萼有毛,萼齿狭披针形;花冠紫色,蝶形,比花萼长;雄蕊10,二体(9+1);子房被毛。荚果螺旋状盘卷,内有数颗肾形的种子。可作饲料或绿肥用的其他苜蓿类还有:南苜蓿、天蓝苜蓿、野苜蓿、小苜蓿、褐斑苜蓿等。  

苜蓿属约60余种,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有许多人工栽培种。中国产12种。紫苜蓿原产中亚细亚,是一种优良牧草,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质量好、耐刈割、并可增加土壤肥力等优点,故有“牧草之王”之称,中国栽培苜蓿始自公元前 126年汉武帝时。至今仍以西北各省栽植较多。


草坪种子:高羊毛,早熟禾,四季青,黑麦草,马尼拉,白三叶,红三叶,结缕草,四季青,百慕大等,以上种子出芽率均高于95%-85%,欢迎各界顾客前来选购,提供技术咨询与草坪养护修剪,本公司可代办火车、客车托运和快邮业务。

 

牧草种子  紫花苜蓿



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又名紫苜蓿、苜蓿。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兼用作物。   

起源与分布  紫花苜蓿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公元前 700年波斯已有栽培记载。公元前500 年左右从米甸国(即今伊朗西北部的古王国)传入希腊,公元前2~前1世纪传入意大利,8世纪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入美洲,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于18世纪也开始种植。中国在公元前 126年由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古罽宾国(即今克什米尔一带)引入,先在皇帝离宫附近种植,仅供御马饲用。以后从西安普及到黄河流域。现紫花苜蓿在世界各地广为种植。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栽培总面积为3300多万公顷,其中美国约占32.7%。80年代以来中国栽培面积达到10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北部各省。   

形态与特性  紫花苜蓿主根发达,侧根多,主根入土2米以上,在较干旱的地区可达10米左右。茎高30~100厘米,直立或外倾,圆形或棱形,幼茎有疏毛,根状茎发达,根颈膨大生出的分枝一般为15~60个,最多可达100个以上。叶为三小叶,倒卵形,先端较宽,有齿。花为总状花序,腋生8~25朵紫色蝶形花。荚果螺旋形,2~4圈,暗棕色,每荚有种子4~8粒。种子肾形、黄褐色,千粒重1.5~1.9克(见图)。   

紫花苜蓿适应性广,但较喜温暖、多晴少雨的干燥气候。年降水量以500~900毫米最宜,超过1000毫米时不利于生长;低于300毫米又无灌溉条件则难以正常生长。耐寒性强,种子在4~6℃即可发芽。出苗后能耐短时间的-5~-6℃低温,成年植株能耐-20~30℃低温。在积雪覆盖下,-40℃低温亦不致受冻害。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高温会抑制生长。需水较多;每形成1克干物质约消耗水446~500克,每形成1克种子约消耗水800克。但因根系发达,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最忌渍水,生长期淹水24~28小时即大量死亡。以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于2米以下、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种植为宜。   

中国已筛选出一批良种,如早发、生长快的关中苜蓿,高产、株型大的陇东苜蓿,再生能力强的新疆大叶苜蓿,中熟的晋南苜蓿,耐寒力强的东北苜蓿等,都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   

栽培  播种前要进行整地保墒。中国北方一般采取冬播“寄子”(将种子播入土中,待翌春后及早出苗)或早春顶凌播种,以利抗旱保苗。中国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秋播不能晚于8月上旬;华北一带应在9月以前。晚播则根系发育不良,影响越冬。发芽率高的纯净种子,每公顷播量15千克左右,与其他作物混播时可适当减少播量。条播行距一般15~30厘米,播种深度1.5~2厘米。幼苗生长缓慢,要加强管理,防止杂草为害。刈草后要及时追施肥料,特别是磷、钾肥。常见害虫有蚜虫、蓟马、苜蓿盲蝽象、苜蓿夜蛾、潜叶蝇;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锈病、褐斑病、白粉病等。使用农药后需间隔一定时间再喂牲畜,以防中毒。留种栽培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每公顷播种量为 7.5~11千克,行距40~60厘米,增施磷、钾肥。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种子产量。   

利用  紫花苜蓿富营养,适口性好,易于消化,有“牧草之王”之称。初花到盛花期鲜草含水分76%左右,粗蛋白4.5~5.9%,粗脂肪0.8%,粗纤维6.8~7.8%,无氮浸出物9.3~9.6%,灰分2.2~2.3%,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紫花苜蓿地可以直接放牧,但青茎、叶中含皂素,要防止牲畜采食过多发生膨胀病。也可制成青贮饲料或干草。从现蕾到初花期,10%左右茎枝开第一朵花时刈割的第 1茬鲜草,质较嫩,营养价值较高。过早刈割时产量低,迟割则茎木质化增加,且易掉叶。最后一茬宜在当地重霜前约1个月刈割。每次要留茬3~5厘米,以免刈伤根颈,每年最后一次割草时,要留茬8~10厘米。北方干旱地区冬前割后培土,有利翌年再生。   

紫花苜蓿根量多,入土深,固氮能力强,2~4年生的植株每公顷每年可固氮150~450千克。根系腐烂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中国北方低产地区实行粮食作物与紫花苜蓿轮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鲜草含氮0.54~0.57%,磷0.10~0.14%,氧化钾0.31~0.46%。翻压作绿肥,肥效显著。紫花苜盖枝叶繁茂,覆盖地面能减少蒸发、保蓄水分,减轻地表冲刷,是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物。如中国西北地区种紫花苜蓿的地块,雨水流失仅为种其他作物时的1/16,土壤冲刷量仅为1/9。在年降水量346毫米的地区,每公顷紫花苜蓿地每年冲走的土壤为93千克,而其他田块或休闲地的冲刷量可高达3600~6750千克。  

豆科苜蓿属的 1种。多年生草本,分枝多。复叶有3片卵形或倒披针形的小叶。花密集排列于腋生的总状花序上;花萼有毛,萼齿狭披针形;花冠紫色,蝶形,比花萼长;雄蕊10,二体(9+1);子房被毛。荚果螺旋状盘卷,内有数颗肾形的种子。可作饲料或绿肥用的其他苜蓿类还有:南苜蓿、天蓝苜蓿、野苜蓿、小苜蓿、褐斑苜蓿等。  

苜蓿属约60余种,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有许多人工栽培种。中国产12种。紫苜蓿原产中亚细亚,是一种优良牧草,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质量好、耐刈割、并可增加土壤肥力等优点,故有“牧草之王”之称,中国栽培苜蓿始自公元前 126年汉武帝时。至今仍以西北各省栽植较多。

  • 公司名称:沭阳县新河镇新河街鸿翔花卉
  • 联 系 人:秦丙刚
  • 联系电话:052783397085
  • 手机: 13218910527
  • 电子邮箱:
  • 邮政编码:223657
  • 地    址:中国江苏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
  • 公司网址:http://qin085.cao  
产品推荐栏目简介
新手上路须知:用户注册搜索产品如何购买产品
买卖商品帮助:我是买家我是卖家
农资商城服务:买家服务卖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