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资采购网
农资采购网
政策法规
动态资讯
消费指南
农资知识
农网导航
农资技术
市场信息
管理机构
生产厂家
三农专题
流通企业
科教单位
媒体单位
服务单位
贴身宝贝
供求信息
农资店铺
招商招标
生活用品
致富项目
书刊音像
会展服务
专家服务
人才服务
推广服务
策划服务
行业报告
农资博客
农资论坛
三农内参
供求信息
种子市场
种苗市场
农药植保
兽药市场
农膜市场
农机农具
饲料饲草
种植器材
养殖器材
化肥市场
打假维权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济合作
产业活 集体强 村民富
时间:2020-05-18 18:23:38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作者:佚名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出了集体股份分红型、盘活集体资产型、利用集体资源型等多种模式,光伏、旅游、购置商铺、出租土地、种养业等项目遍地开花,村集体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截至2019年底,全市917个村集体全部实现收入“破零”,经济收入1.38亿元。

  初夏五月,湟中县拦隆口镇泥麻隆村的村民们正忙着在山坡上种花。村党支部书记汪治财告诉记者,原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城里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村集体有了收入,老百姓的口袋也渐渐鼓了起来。如今,在西宁市像泥麻隆村一样强起来、富起来的村子越来越多。循着这些变化,记者走进乡村,一探究竟。

  资金输血 政策铺路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实现其“造血”,必须先“输血”。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车向贤告诉记者,从之前排查的结果看,仍有很大比例的村集体属于“一穷二白”,既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发展潜力。

  为此,西宁市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全市917个村的集体经济运行现状进行排查,梳理出集体股份分红型、推进土地经营型等10种典型模式,并明确了实施光伏项目、发展旅游产业、村利用已有商铺或筹购商铺出租、出租村集体土地、发展种养业、入股企业、建库房或建市场的集体经济发展方向。

  发展有了方向,“输血”才有目标。为此,西宁市统筹中央、省、市、县(区)级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近7.5亿元,集中资金优势推动项目加速落地、产业快速发展,让“一穷二白”村集体收入实现“破零”,让小有基础的村集体“造血”能力更强。

  两年前,大通县斜沟乡上窑洞村“两委”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和扶贫项目,确定了“自然资源+项目资金+集体经济+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鼓励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办旅游公司、开办“农家乐”,通过自助旅游、民俗体验等方式,实现旅游消费不断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增长,群众收入稳步提升。

  “前些年,我们村由于地处脑山地区,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信息闭塞等因素制约,村民靠天吃饭,收入单一,村里除了那点转移支付和工作经费,账面没有一分钱,现在可不一样了。”窑洞村党支部书记肖生玉高兴地说,“2019年底,村里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19.7万元。”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既要资金“输血”,也要政策铺路。为了有效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用地、贷款等问题,西宁市坚持用足用活政策,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节余土地指标5323亩;完善金融机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融资、担保等政策,健全风险防范分担机制。目前,西宁市信保集团累积担保贷款18.65亿元。

  此外,西宁市还落实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确权登记不征收契税,对服务于农村的国家或集体所有经济组织免征相关税费的政策。 

  配强支部 培养人才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几年来,西宁市委组织部坚持开展组织体系三年建设行动,对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了集中整顿,通过实施村干部“履职体检”,下大力气调整了一批不胜任的村“两委”负责人,同时吸纳了一批实干能干、村民支持的“能人”担任村“两委”负责人。

  湟中县拦隆口镇班仲营村党支部书记刘荣就是发展村集体经济“能人”之一。前几年,班仲营村里有两处砖瓦厂,承包给私人经营,每年村集体收入还算不错。自从环保整治开始,砖瓦厂停办,村集体经济发展该往哪里走成了刘荣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时常讨论的问题。

  直到2018年,刘荣提出了要引进社会资本,与村里合资在其中一处砖瓦厂的地址上建设果蔬保鲜库,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今,投资1400多万元的果蔬保鲜库已经投入使用,班仲营村村集体每年可以收入租金20万元。

  西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启动实施了“西宁市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孵化基地”省级党建项目,依托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了“西宁市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孵化基地”,通过“强化班”和“进修班”,对全市400名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进行系统培训。

  2019年4月,大通县东峡镇衙门庄村党支部书记郭成林在“西宁市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孵化基地”接受完课程培训后,又赴湖南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

  回村后,郭成林立马投入到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工作中,结合村子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出了“商贸+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一年多来,这条路子走得越来越宽、越来越稳。最近,村里建成的商贸中心正在发包,预计年收入租金可达50万元。

  因地制宜 多业开花

  在湟源县池汉宏发家具建材市场,不少商铺已经开业。这个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建材市场,每年可以为湟源县大华镇池汉村带来4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村党总支书记何宗光说:“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村靠的就是这块集体建设用地。”

  池汉村距离湟源县城不远,不仅有土地优势,也有着不错的交通区位优势,但关键是如何让这些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村“两委”对建设家具建材市场早有想法,可建设资金却是天文数字。何宗光向村“两委”提议进行招商引资,村里出地,企业出钱,商铺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经营权归企业,村集体每年收取土地租金。如今,这块土地上还建起了基础扶贫车间。2019年,池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72.5万元。

  与池汉村不同,湟中县拦隆口镇泥麻隆村只有无法灌溉的耕地和荒山荒坡。村党支部书记汪治财和村“两委”班子决定要把资源劣势转变成经济优势。经过对村子深入调查研究后,村里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

  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如今泥麻隆村的荒山荒坡变身远近闻名的花海景点。汪治财告诉记者,每到夏天,这里游客络绎不绝。2018年和2019年两年村里接待的游客超过14万人,带动了村里20多家农户发展农家乐。不仅如此,村里还凭借当地的冷凉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当归、黄芪等药材种植,村集体还办起了药材加工厂。

  村集体经济强了,村里人也富了起来。去年,泥麻隆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据了解,村里今年又利用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村项目50万元资金,在景区建起了20间商铺,在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的同时,带动村里群众稳定增收。

  细看泥麻隆村,已然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表  情:

  •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网上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