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资采购网
农资采购网
政策法规
动态资讯
消费指南
农资知识
农网导航
农资技术
市场信息
管理机构
生产厂家
三农专题
流通企业
科教单位
媒体单位
服务单位
贴身宝贝
供求信息
农资店铺
招商招标
生活用品
致富项目
书刊音像
会展服务
专家服务
人才服务
推广服务
策划服务
行业报告
农资博客
农资论坛
三农内参
供求信息
种子市场
种苗市场
农药植保
兽药市场
农膜市场
农机农具
饲料饲草
种植器材
养殖器材
化肥市场
打假维权
名人之窗 综合资讯 特色产品 特色乡村 商贸合作 连锁加盟 名企之窗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政策信息
2020年安徽省第一批主要农作物初审通过品种公示
时间:2020-05-18 18:27:47来源:中国种子网作者:佚名


  关于2020年安徽省第一批主要农作物初审通过品种公示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初审通过158个品种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日(自2020年5月13日至2020年5月23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公室反映(异议人需要提供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公室电话:0551-63436808,电子邮箱:ahpshbd@126.com。

  附件


  2020年安徽省第一批主要农作物

  初审通过品种信息


  一、稻   1.富稻19   申请者: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湘早籼30/嘉育241   特征特性:常规早籼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2.7厘米,亩有效穗21.6万,每穗总粒数123.2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4.8克。全生育期为108.8天,较对照品种(嘉兴8号)熟期长1.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2.3),抗稻曲病(病穗率1.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高抗稻曲病(病穗率0.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8.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38%(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8.7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24%(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496.7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1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3月底至4月初播种,亩播种量30千克左右,大田用种量3.0千克,秧龄25-28天;2.栽插密度:一般栽插密度2.5-2.8万穴/亩,每穴3-4种子苗;3.施肥:采用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后期严控氮素的施肥方法。在中等肥力土壤,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35千克作底肥,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7.5千克,幼穗分化初期亩施氯化钾7.5-10千克,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秧,深水护苗活棵,返青后浅水搁田促分蘖,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成熟时做到秆青籽黄;5.病虫害防治:坚持强氯精浸种,注意前期对稻蓟马、中期螟虫和后期纹枯病的防治。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安徽省双季稻区域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2.两优9178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78S/R178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6.1厘米,亩有效穗18.0万,每穗总粒数212.8粒,结实率86.9%,千粒重23.4克。全生育期为128.4天,较对照品种(五优308)熟期短1.6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0.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2019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8.9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34%(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8.3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39%(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35.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产3.9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下旬播种,秧龄30-31天,亩播量10-14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6.7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4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6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6-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稻瘟病,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3.23两优603   申请者:合肥科源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合肥科源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皖2305S/R603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3.5厘米,亩有效穗16.5万,每穗总粒数227.9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4.5克。全生育期为136.4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8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感 稻曲病(病穗率20.0%),抗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感稻曲病(病穗率16.3%),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7.0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25%(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0.0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82%(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1.7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7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油菜茬以4月底播种为宜,小麦茬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亩播量12千克左右,秧龄35-40天,2叶1心期亩施4-5千克尿素作断奶肥,4叶1心期再补施4-5千克尿素作平衡肥;2.栽插密度:株行距20×23.3厘米或16.7×26.7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2千克,其中70%作基肥,30%作追肥,缺钾的田块适当补施钾肥;4.灌水:浅水活棵、湿润促根促蘖,亩茎蘖苗数达16万时烤田,收割前7天左右再断水;5. 在当地农技推广部门指导下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4.C两优099   申请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815S/XR099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4.4厘米,亩有效穗17.6万,每穗总粒数212.7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3.6克。全生育期为137.5天,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感稻曲病(病穗率17.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8.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一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8.7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72%(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千671.41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78%(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9.1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5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配施磷钾肥,总施氮量10-12千克;4.灌水: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5.C两优星占   申请者:安徽阜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阜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815S/黄星占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0.6厘米,亩有效穗18.3万,每穗总粒数216.5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3.1克。全生育期为136.7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2.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感稻曲病(病穗率16.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6.0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64%(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7.9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14%(未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1.9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9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4月底至5月初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大田每亩用种量1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4-1.6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每亩基本苗保持7-8万苗;3.施肥:总氮量每亩13-14千克,做到氮磷钾配合施用,每亩施磷钾肥各6.5-7千克;4.灌水: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亩茎蘖数达到15-16万/亩时烤田,深水抽穗扬花,灌浆期间歇灌溉,后期保持田间湿润,收割前7天断水,确保秆青穗黄;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纵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6.徽两优雅占   申请者:安徽锦色秀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锦色秀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892S/雅占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1.9厘米,亩有效穗17.0万,每穗总粒数219.3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4.1克。全生育期为136.5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9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高感稻曲病(病穗率20.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感稻曲病(病穗率13.8%),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4.8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88%(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3.0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34%(未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3.8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9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25-30天内,大田每亩用种量0.75-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2-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达到8万苗左右;3.施肥:多施有机肥,适当配磷、钾肥,亩施复合肥20-25千克、碳铵15-25千克做底肥,移栽后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配施磷钾肥;4.灌水: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苗期重点防治稻飞虱,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大田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7.两优1160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皖2311S/ W20460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8.7厘米,亩有效穗18.4万,每穗总粒数187.8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4.9克。全生育期为142.0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3.8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感稻曲病(病穗率18.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感稻曲病(病穗率23.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5.0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30%(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1.2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37%(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1.4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4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亩播量12千克左右,秧龄35-40天;2.栽插密度:大田16.7×20或13.3×26.6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促进早发,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大田亩施纯氮12千克,其中70%作基肥,返青时施15%作追肥,余下15%作穗肥,缺钾的田块适当补施钾肥;4.灌水:浅水栽插,寸水活棵,湿润促根促蘖,亩茎蘖苗数达17万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8.两优8761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N876S/X1061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8.0厘米,亩有效穗16.5万,每穗总粒数206.0粒,结实率85.2%,千粒重24.9克。全生育期为137.3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1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9.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8),感稻曲病(病穗率16.3%),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1.0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35%(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6.2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0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4.7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6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大田每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为宜,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配施磷钾肥,总施氮量12-14千克;4.灌水: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加强秧田期病虫防治“带药下田”,重点做好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防治。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9.荃9优106   申请者: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荃9311A/YR006   特征特性:中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8.0厘米,亩有效穗15.4万,每穗总粒数203.6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7.7克。全生育期为135.4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2.9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19.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4.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66%(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0.3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98%(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产684.9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4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秧田亩播种量控制在15千克以内;2.栽插密度:株行距17×27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每亩1.5万穴;3.施肥: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适施穗肥,氮磷钾配合使用;4.灌水:浅水栽秧,深水保苗,返青后浅水勤灌促分蘖,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后期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抽穗期如遇连续阴雨需要注意对稻曲病进行及时防治。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10.荃两优华占   申请者: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荃211S/华占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4.1厘米,亩有效穗17.6万,每穗总粒数211.4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4.0克。全生育期为136.6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2.1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17.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3%),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4.3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56%(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6.1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82%(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51.1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7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底5月初播种,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0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5万穴左右,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8万苗;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适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增施有机肥,配施磷钾肥,总施氮量13千克左右;4.灌水:浅水栽秧,薄水活棵,干干湿湿促分蘖,寸水抽穗,灌浆至成熟期保持干干湿湿;5.病虫害防治:根据植保部门预报,对相关病虫害进行及时防治。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11.徽两优968   申请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1892S/XR968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6.2厘米,亩有效穗17.0万,每穗总粒数227.3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3.6克。全生育期为136.1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2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感稻曲病(病穗率13.8%),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9.0%),白叶枯病(病指)。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一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0.0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28%(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6.9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4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7.2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0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5万穴左右,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5-6万苗;3.施肥:施足底肥,活棵即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配施磷钾肥,总施氮量12-13千克;4.灌水: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12.新混优6号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安S/2E06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3.2厘米,亩有效穗16.4万,每穗总粒数221.2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3.4克。全生育期为131.8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6.6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8.0%),感白叶枯病;2018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8.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5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92%(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6.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83%(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6.8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7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秧田亩播种量1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0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每亩施基肥复合肥(氮∶磷∶钾=15∶15∶15)17.5千克、尿素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移栽7天后每亩施追施返青肥尿素5千克;4.灌水:浅水栽插,保持2-3厘米浅水层促分蘖,当全田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90%时及时落水烤田,至白露白根,抽穗前15-5天和抽穗后5-15天保持3厘米浅水层,在此前后,保持湿润和间歇灌水,干干湿湿到黄熟。成熟前7天断水;5.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加强秧田期病虫防治“带药下田”,重点做好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两次总体用药防治。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13.原两优185   申请者:安徽原谷公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原谷公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原101S/R85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5.3厘米,亩有效穗15.3万,每穗总粒数141.8粒,结实率80.2%,千粒重24.8克。全生育期为141.4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2.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6.0%),中感白叶枯病;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感稻曲病(病穗率20.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年米质为部标三级,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5.3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19%(极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千克640.15,较对照品种增产7.18%(极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640.0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7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4月20日左右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7.5千克,每亩大田用种量0.75-1.0 千克;2.栽插密度:秧龄25-30天适时移栽,5-6叶时移栽大田株行距为20厘米×26.7 厘米,每蔸插2粒秧苗;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4.灌水:及时晒田控蘖,抽穗扬花后实行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不要脱水过早,以利灌浆结实;5.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稻瘟病,及时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14.茉两优1032   申请者:安徽富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富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广茉HS/R1032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1.2厘米,亩有效穗14.1万,每穗总粒数247.2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5.8克。全生育期为137.4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4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年抗稻瘟病(综合抗指2.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6.0%),感白叶枯病;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感稻曲病(病穗率14.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1.1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35%(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1.3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37%(极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610.1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0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时早播早栽,一般5月初播种,稀播培育壮秧;2.栽插密度: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株行距以16.7×23.3或13.3×26.7厘米为宜,每穴插1-2粒种子苗;3.施肥:做到基追肥合理分配,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有机无机肥合理使用;4.灌水:总体要求是,前期足水护苗返青活棵后薄水促分蘖,中期适时烤田,后期大水保证抽穗扬花后确保干干湿湿;5.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稻瘟病,及时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15.荃香优89   申请者:宣城市种植业局   育种者:宣城市种植业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荃香9A/R89   特征特性:中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5.5厘米,亩有效穗15.1万,每穗总粒数228.1粒,结实率83.3%,千粒重26.1克。全生育期为135.3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7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感稻曲病(病穗率15.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1.3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96%(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4.5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12%。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613.7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1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5月上旬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0.75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8-10千克,稀播培育壮秧;2.栽插密度:秧苗叶龄6叶左右移栽,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行株距16.7×26.6厘米,每穴2粒谷,亩栽1.5万穴,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以上;3.施肥:需肥水平中等,采取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一般亩施纯氮12千克,氮、磷、钾用量比例为1∶0.5∶0.7,重施底肥(氮肥70%作底肥,30%作追肥),早施分蘖肥,忌后期偏施氮肥;4.灌水: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够苗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播前坚持强氯精浸种,秧田期注意防治稻蓟马,大田及时做好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16. 9优766   申请者: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9311A×R766   特征特性:中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2.2厘米,亩有效穗16.3万,每穗总粒数212.8粒,结实率82.7%,千粒重26.4克。全生育期为140.7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2.4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中感白叶枯病;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感稻曲病(病穗率19.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7年米质为部标一级。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2.4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56%(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6.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22%(极显着)。2017年生产试验亩产625.3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9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时播种,一般选择在五月上旬;2.栽插密度:13.3×23.3厘米或13.3×26.7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克。其中70%作基肥,返青时施15%作追肥,余下15%作穗肥,缺钾的田块适当补施钾肥;4.灌水:以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6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并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等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17.两优118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RPE3S/P118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5.6厘米,亩有效穗14.8万,每穗总粒数216.8粒,结实率81.6%,千粒重27.2克。全生育期为137.4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2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6.0%),抗白叶枯病;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抗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年米质为部标三级,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级。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9.6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78%(未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3.9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00%(极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630.3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51%。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4月底至5月中旬播种;2.栽插密度:大田亩用种量1.0千克,亩秧田播种量15千克,秧龄26-35天,株行距16.7×27.7厘米,每穴栽1-2粒种子苗;3.施肥:每亩施复合肥25千克作为基肥,其中氮:磷:钾=15:15:15,移栽7天后每亩施尿素10千克,孕穗期每亩追施尿素5千克;4.灌水:浅水栽插,保持2-3厘米浅水层促分蘖,当全田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90%时及时落水烤田,至白露白根,抽穗前15-5天和抽穗后5-15保持3厘米浅水层,在此前后,保持湿润和间歇灌水,干干湿湿到黄熟,在成熟前7天断水;5.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强调综合防治。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加强秧田期病虫防治,做到“带药下田”,重点做好7月和8月中、下旬两次病虫害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18.两优7768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N779S/YM168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5年、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7.3cm,穗长13.75cm,亩有效穗238.2万,每穗总粒数82.8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4.1g。全生育期为137.3天,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3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5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2.5),感稻曲病(病穗率14.0%),中感白叶枯病;2016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5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6年米质达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7.2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68%(极显着);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0.7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68%(显着)。2017年生产试验亩产618.3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2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上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0千克,秧田亩用种量15千克,一般秧龄30天左右;2.栽插密度:株行距17×27厘米,每穴栽1~2粒种子苗,亩插基本苗8万左右;3.施肥:每亩施基肥复合肥17.5千克、尿素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移栽7天后每亩施追施返青肥尿素10千克;4.灌水:浅水栽插,干干湿湿到黄熟;5.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19.两优5792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574-1S/R2192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3.4厘米,亩有效穗16.4万,每穗总粒数215.4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5.4克。全生育期为142.8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4.1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8.0%),中感白叶枯病;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8),感稻曲病(病穗率19.0%)19,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年米质为部标三级,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级。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7.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56%(极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9.5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75%(极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659.9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2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上旬播种,秧龄30-35天,亩播种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大田栽插株行距为13.3×23.3或13.3×26.6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5千克。其中70%作基肥,返青时施15%作追肥,余下15%作穗肥,缺钾的田块适当补施钾肥;4.灌水:做到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6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并在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20.两优696   申请者:安徽省瑞和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省瑞和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金16S/R196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2.8厘米,亩有效穗17.2万,每穗总粒数209.1粒,结实率82.4%,千粒重24.1克。全生育期为135.0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3.2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年抗稻瘟病(综合抗指2.0),抗稻曲病(病穗率2.0%),抗白叶枯病;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0),感稻曲病(病穗率17.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级。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7.9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98%(极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6.4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68%(极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623.1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8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上旬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6-7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0.75-1千克,培育壮秧,一般秧龄30天左右;2.栽插密度:株行距16×27厘米。亩插基本苗6-8万左右;3.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4.灌水:薄水栽秧、深水返青、潜水分蘖,中期苗足晒田,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灌溉,断水不宜过早;5.病虫害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21. 隆两优4118   申请者: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隆科638S/R4118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1.7厘米,亩有效穗15.8万,每穗总粒数198.9粒,结实率81.6%,千粒重27.8克。全生育期为139.8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1.5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0%),中感白叶枯病;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19.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年米质为部标三级,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8.9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24%(极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9.8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08%(极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645.2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3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秧田每亩用种量8-10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0.75-1.0千克;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1-1.3万穴,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一般亩施纯氮14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5:1;4.灌水:浅水返青,薄水分蘖,插秧后20-25天视苗情晒田控苗,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若遇到高温或低温天气,可以灌深水,后期干干湿湿,直至黄熟;5.病虫害防治:秧田期注意防治稻飞虱与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大田重点防治稻瘟病,适时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稻曲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22.两优393   申请者:安徽嘉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嘉农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311S/w20393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5.3厘米,亩有效穗17.8万,每穗总粒数186.6粒,结实率82.4%,千粒重25.6克。全生育期为140.8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2.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2.3),中抗稻曲病(病穗率4.8%),中抗白叶枯病;2017年抗稻瘟病(综合抗指1.6),感稻曲病(病穗率15.0%),抗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年米质为部标三级,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级。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7.7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95(不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50千克,较对照品种减产0.71%。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588.12千克,较对照品种减产0.6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4月20日至5月10日播种。要稀播培壮育秧,亩播量12千克左右,秧龄35-40天;2.栽插密度:株行距为16.6×20.0或13.3×26.6厘米,每穴插1-2粒种子苗;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2千克,其中70%作基肥,返青时施15%作追肥,余下15%作穗肥,缺钾的田块适当补施钾肥;4.灌水:浅水活棵、湿润促根促蘖,亩茎蘖苗数达18万时烤田,并在收割前7天左右再断水;5.病虫害防治:需要注意对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病害进行防治。   23.中粳糯588   申请者: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天长市新禾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武香糯2402/连丰糯   特征特性:中粳常规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1.8厘米,亩有效穗21.0万,每穗总粒数154.2粒,结实率87.5%,千粒重25.1克。全生育期为151.7天,较对照品种(当粳8号)熟期短5.7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9.0%),中抗白叶枯病;2018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5),感稻曲病(病穗率13.8%),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6.4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34%(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7.0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21%(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23.5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98%。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秧龄30天左右。亩播种量15-2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2.5-3.0千克;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8-2.0万穴,栽插行株距16.5厘米×19.8厘米,亩基本苗7-7.5万苗;3.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施穗肥,并配合施用磷、钾肥,亩纯氮总量12-14千克;4.水浆管理: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促分蘖,够苗烤田,亩群体苗数达18-20万,及时烤田,孕穗到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阶段干湿交替,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要关注虫情预报,结合天气变化和大田菌群,预防为主,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纵、螟虫、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24、绿两优778   申请者: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LY189S/LR778   特征特性:晚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3.0厘米,亩有效穗21.7万,每穗总粒数175.5粒,结实率78.9%,千粒重23.0克。全生育期为122.6天,较对照品种(新优188)熟期长1.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2.3),感稻曲病(病穗率16.0%),中抗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3.8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35%(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9.7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4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56.8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3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6月20日前后播种,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秧田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大田密度按16.5×20厘米或20×20厘米栽插,每蔸插2粒秧苗;3.施肥:大田总氮量17-18千克左右,施基肥足,做好追肥,中期可补一次,做好氮磷钾的配合使用,氮磷钾比例为1:0.3:0.4;4.灌水:深水活棵,浅水分蘖,做好及时晒田和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宜脱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籼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25、吉优华占   申请者: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吉丰A/华占   特征特性:晚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7.7厘米,亩有效穗21.2万,每穗总粒数162.1粒,结实率83.0%,千粒重24.4克。全生育期为123.7天,较对照品种(新优188)熟期长2.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8.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2.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0.9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85%(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0.1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17%(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39.4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5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6月中上旬播种,每亩净秧床种子量以10千克为宜,大田每亩1千克,秧龄为25天;2.栽插密度:以大田栽秧株行矩16×20厘米,每蔸插2粒秧苗,亩栽2万穴左右,基本苗6-8万;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0千克左右。其中80%作基肥,返青时施20%作追肥,并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氮、磷、钾比例为1∶0.5∶1;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5.病虫害防治:做好大田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以及中期稻瘟病、稻曲病的预防。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籼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26、早优粤农丝苗   申请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育种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早丰A/粤农丝苗   特征特性:晚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4.0厘米,亩有效穗21.3万,每穗总粒数157.8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3.8克。全生育期为120.8天,较对照品种(新优188)熟期短1.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17.0%),感白叶枯病;2018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3),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2.3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19%(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2.9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0.48%(未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45.8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23%。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一般6月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2.5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壮秧,一般秧龄不超过25天;2. 栽插密度:栽插规格以16.7×20厘米或20×20厘米为宜,亩插基本苗8-10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中等肥力田块亩施纯氮10千克左右,配施磷钾肥;4. 灌水:移栽后寸水活苗,浅水分蘖,足苗晒田,防倒伏,孕穗期湿润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水,后期湿润灌溉,防止断水过早;5.病虫防治:播种前药剂浸种,防恶苗病,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籼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27. 两优4305   申请者: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569S/广恢305   特征特性:晚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9.6厘米,亩有效穗19.6万,每穗总粒数178.4粒,结实率74.5%,千粒重24.2克。全生育期为121.4天,较对照品种(新优188)熟期早2.4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中抗稻曲病(病穗率3.0%),中感白叶枯病(病指49);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中感白叶枯病(病指50)。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年米质为部标三级,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3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79%(极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5.4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65%(极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597.0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1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6月上中旬播种,亩用种量10-15千克,秧龄25天左右移栽;2.栽插密度:一般株行距17×20厘米左右,每亩栽2万穴左右,穴栽1-2粒种子苗;3.施肥:总用氮量10千克左右,N、P、K配合,增施穗、粒肥;4.灌水:浅水栽秧,薄水活棵,湿润(干干湿湿)促分蘖,寸水抽穗,灌浆至成熟期保持干干湿湿;5.病虫害防治: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等相关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籼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28.两优3962   申请者: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丰39S/R6226   特征特性:晚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4年、2015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7.0cm,亩有效穗20.7万,每穗总粒数181.5粒,结实率76.2%,千粒重24.5g。全生育期为126.6天,与对照品种(协优92)熟期相当。抗性: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4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7),感稻曲病(病穗率14.0%),感白叶枯病;2015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0%),中感白叶枯病。品质分析: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4年米质达部标普通,2015年米质达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7.8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34%(极显着);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1.0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4.34%(极显着)。2017年生产试验亩产533.2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7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6月上、中旬播种,秧龄30天左右;亩用种量1.0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株行距16.7×20.0厘米,穴栽1-2粒种子苗;3.施肥: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后期巧施穗粒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4.灌水: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促分蘖,够苗后及时排水露田晒田,中期湿润灌溉孕穗,浅水扬花;5.病虫害防治: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病进行防治,做到预防与治病相结合。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籼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29. 湘融优华占   申请者:安徽华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湖南省湘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华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湘融A×华占   特征特性:晚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5年、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3.0厘米,穗长22.9厘米,亩有效穗20.9万,每穗总粒数158.1粒,结实率74.3%,千粒重27.6克。全生育期为126.3天,与对照品种(新优188)熟期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5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0),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感白叶枯病;2016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抗稻曲病(病穗率2.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5年米质为部标2级,2016年米质为部标3级。   产量表现: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5.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77%(极显着);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4.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10%(显着)。2017年生产试验亩产523.2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41%。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时早播,培育壮秧。6月18-20日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5-2千克,匀播稀播,播种前用咪鲜胺浸种。秧苗1叶1心期适量喷施多效唑,以培育带蘖壮秧;2.栽插密度:秧龄一般20-22天,及时移栽,合理密植。株行距16.7厘米×20.0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每亩插足基本苗8-10万;3.施肥:亩施45%水稻专用复合肥肥30千克作基肥。移栽后5-7天亩施尿素5-7千克和氯化钾5-7千克,孕穗期亩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7-8千克;4.灌水:干湿相间促进分蘖,有水孕穗,干湿交替壮籽,后期不要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注意及时对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进行防治。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籼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30、谷神糯116   申请者: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镇稻11/镇稻19   特征特性: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3.0厘米,亩有效穗21.4万,每穗总粒数115.5粒,结实率88.8%,千粒重29.4克。全生育期为131.2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短6.3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感稻曲病(病穗率14.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6.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8.7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52%(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3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87%(未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21.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1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秧龄30天左右,秧田亩播种量20-30千克,大田亩用种4-5千克;2.栽插密度:亩栽插2万穴左右,亩基本苗6-8万左右;3.施肥:施足底肥,大田用肥纯氮15-18千克/亩,并注意磷肥钾肥等的配合使用;4.灌水:浅水勤灌,适时适度分次搁田,后期干湿交替养根养叶,成熟后7-10天后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加强对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进行防治。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31、晚粳117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芜湖青弋江种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宁粳3号/武育粳3号   特征特性: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5.9厘米,亩有效穗22.4万,每穗总粒数127.9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9.6克。全生育期为135.7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短1.8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感稻曲病(病穗率13.0%),中抗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感稻曲病(病穗率18.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5.6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71%(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9.2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3.6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18.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8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在6月中下旬,秧龄25-30天,亩播种量30千克为宜,秧龄为30天;2.栽插密度:以大田栽秧株行矩13.3×23.3厘米,亩栽1.8-2万穴左右,基本苗6-8万;3.施肥:大田总氮量可掌握在每亩17-18千克,合理安排磷钾的施用;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亩茎蘖苗数达28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注意做好大田期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以及中期对稻瘟病、稻曲病的预防工作。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32、武运402   申请者:合肥源植农业科技研究所   育种者:合肥源植农业科技研究所   品种来源:秀水123/武运粳31   特征特性: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7.7厘米,亩有效穗22.8万,每穗总粒数123.8粒,结实率90.1%,千粒重26.9克。全生育期为132.5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短5.3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9.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2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23%(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7.5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3.3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40.9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3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每亩净秧床种子量以25千克为宜,秧龄为30天以内;2.栽插密度:以大田栽秧株行矩13.3×23.3厘米,亩栽2万穴左右,基本苗6-8万;3.施肥:大田总氮量可掌握在每亩17-18千克,并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氮、磷、钾比例为1∶0.3∶0.5。同时按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合理安排磷钾的施用。穗肥以促为主,以保为辅;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5.病虫害防治:播前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抽穗扬花期综合防治稻曲病等穗部病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33、弋粳10号   申请者:芜湖青弋江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芜湖青弋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宁粳3号//晚粳97/M1148   特征特性: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1.7厘米,亩有效穗20.9万,每穗总粒数131.1粒,结实率87.5%,千粒重27.7克。全生育期为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短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抗稻瘟病(综合抗指2.0),感稻曲病(病穗率17.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一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6.8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93%(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7.5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56%(未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13.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9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6月中旬播种,播种量25千克/亩,秧龄30天左右;2.移栽密度:株行距为13.3×20.0厘米,每穴3-4粒种子苗;3.水肥管理:重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纯氮12-14千克,氮 :磷 :钾为3: 2:2;4.灌水:做到浅水栽秧,深水护苗活棵,返青后浅水搁田促分蘖,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5.病虫害防治:分蘖前期要注意防治稻蓟马、稻纵卷叶螟,根据当年虫情发生情况安排1-2次防治,破口前10-15天,以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为主,抽穗后主要关注稻飞虱的量,加强监测防治。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34.星粳1号   申请者:合肥市五星农业科技研究所   育种者:合肥市五星农业科技研究所   品种来源:武运粳3号/粳系212   特征特性:晚粳常规水稻品种。2016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0.8厘米,亩有效穗21.7万,每穗总粒数129.1粒,结实85.2率%,千粒重28.1克。全生育期为131.7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短1.1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5),中抗稻曲病(病穗率3.0%),中抗白叶枯病;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感稻曲病(病穗率14.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年米质为部标三级,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7.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57(极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1.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90%(未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526.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2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移栽田一般在6月10--20日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千克,直播田在6月20-30日播种,大田亩用种量5 千克,机插田在6月20-25号播种,大田亩用种量3.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3-4苗,株行距13.3×20厘米,亩栽2.3万穴左右;3.施肥:总体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期少施,平稳发展,后期看苗施肥”原则,秧田须施足有机肥并配施P、K肥,在苗龄到9-10天时亩施用尿素4-5千克,整个生长期间需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施;4.灌水:浅水插秧,深水护苗,浅水发棵,适度搁田,通过搁田,控制苗数,后期干干湿湿到老,做到青秆黄熟;5.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大田期需要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褐稻虱等害虫,在分蘖盛期、抽穗期以及台风洪涝灾害后,需要注意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35.巡粳168   申请者:安徽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秀水09/武粳15   特征特性:晚粳常规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5.3厘米,亩有效穗22.6万,每穗总粒数124.4粒,结实率88.7%,千粒重27.4克。全生育期为134.4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短4.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感白叶枯病(病指)。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级,2018年米质为部标级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8.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05%(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5.2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3.60%。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522.9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0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6月15日-6月25日播种;2.栽插密度:每亩播量1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4千克,栽插密度13.3×20.0厘米,每亩插足基本苗10万以上;3.施肥:大田总氮量15-17千克/亩,基面肥、分蘖肥、穗粒肥的比例6∶2∶2为宜,注意补施磷钾肥;4.灌水:大田浅水插秧,活棵露田,湿润促蘖,适时多次搁田,花期保持水层,后期干干湿湿,活熟到老,成熟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注意苗期防治恶苗病和稻蓟马,适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及稻飞虱、螟虫等。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36.同丰粳62   申请者:安徽省同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省同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中超123/武运粳21   特征特性:晚粳常规水稻品种。2016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90.8厘米,亩有效穗25.3万,每穗总粒数122.8粒,结实率84.9%,千粒重26.2克。全生育期为140.0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0.0%),抗白叶枯病;2017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7.0),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中抗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年米质为部标二级,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级。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7.2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32%(未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5.4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00%(未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521.8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81%。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6月中旬播种;2.栽插密度:大田每亩2万穴,基本苗6-8万;3.施肥:亩纯氮18千克左右,前后比7:3,施足磷钾底肥,配合使用微肥及根外追肥;4.灌水: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孕穗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至成熟期浅水湿润交替;5.病虫害防治:播种前注意药剂浸种,秧田期做好稻飞虱、稻蓟马的防控,中后期综合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37. 早籼617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南陵县红宝种业有限公司、南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中早22//舟优963/湘组1号   特征特性:常规早籼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6.2厘米,亩有效穗25.7万,每穗总粒数109.1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7.0克。全生育期为106.0天,较对照品种(嘉兴8号)熟期短1.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抗稻曲病(病穗率2.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0),高抗稻曲病(病穗率0.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2.2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88%(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9.1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4.52%(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6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0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4月5日前后播种,亩播种量30千克左右,大田用种量3.0千克,秧龄30天左右;2.栽插密度:一般栽插密度2.0-2.5万穴/亩,每穴3-4种子苗;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量10千克,重施基肥,占全部施肥量的80%以上,并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栽后7天左右结合化学除草及时追施返青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秧,深水护苗活棵,返青后浅水搁田促分蘖,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收获前7-10天断水;5.病虫害防治:注意生育前期稻蓟马、中期螟虫和后期的纹枯病防治,在重病区还要注重稻瘟病的防治。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安徽省双季稻区域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38.欣两优三号   申请者: 安徽荃银欣隆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欣隆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X5854S×R2188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8.7厘米,亩有效穗14.8万,每穗总粒数206.3粒,结实率86.5%,千粒重28.7克。全生育期为139.1天,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感稻曲病(病穗率24.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感稻曲病(病穗率25.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3.2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29%(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8.8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0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701.7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5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并以迟播为宜,秧龄不超过30天,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5-2千克;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5万穴左右,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3.施肥: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其比例为1:0.5:1,总施氮量11-13千克;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反复至茎蘖数达16万/亩时及时烤田,孕穗期干湿交替,田不能为干,抽穗期田宜浅水,遇高温要上深水,后期干湿交替,并成熟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39.两优1598   申请者:安徽国瑞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国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瑞丰15S/R198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9.6厘米,亩有效穗17.4万,每穗总粒数204.3粒,结实率88.2%,千粒重23.5克。全生育期为137.7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4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感稻曲病(病穗率17.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14.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1.9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09%(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8.0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85%(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59.2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8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并以迟播为宜,秧龄不超过30天,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5-2千克;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5万穴左右,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3.施肥: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其比例为1:0.5:1,总施氮量11-13千克;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反复至茎蘖数达16万/亩时及时烤田,孕穗期干湿交替,田不能为干,抽穗期田宜浅水,遇高温要上深水,后期干湿交替,并成熟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40.徽两优899   申请者: 安徽国瑞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国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徽瑞08S/GR699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8.1厘米,亩有效穗16.9万,每穗总粒数210.1粒,结实率88.9%,千粒重24.0克。全生育期为134.9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2.4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13.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抗稻曲病(病穗率24.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4.1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60%(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7.3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53%(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81.6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3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并以迟播为宜,秧龄不超过30天,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5-2千克;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5万穴左右,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3.施肥: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其比例为1:0.5:1,总施氮量11-13千克;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反复至茎蘖数达16万/亩时及时烤田,孕穗期干湿交替,田不能为干,抽穗期田宜浅水,遇高温要上深水,后期干湿交替,并成熟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41.C两优德占   申请者: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五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815S/德占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0.7厘米,亩有效穗15.8万,每穗总粒数208.6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4.7克。全生育期为131.5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7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感稻曲病(病穗率13.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1.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95%(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2.6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45%(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3.7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8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42.徽两优272   申请者:安徽五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五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892S/R272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9.8厘米,亩有效穗15.2万,每穗总粒数208.2粒,结实率87.0%,千粒重25.0克。全生育期为131.2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2.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5),感稻曲病(病穗率16.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感稻曲病(病穗率15.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优质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优质二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7.5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29%(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2.3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07%(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3.8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8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43.荃优德占   申请者: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五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荃9311A/德占   特征特性:中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5.4厘米,亩有效穗15.5万,每穗总粒数208.0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5.4克。全生育期为130.8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2.4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感稻曲病(病穗率14.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0),抗稻曲病(病穗率2.5%),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4.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76%(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5.5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94%(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48.0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7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44.创两优丰66   申请者:寿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寿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五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创5S/丰66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7.9厘米,亩有效穗16.7万,每穗总粒数215.4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3.6克。全生育期为133.2天,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感稻曲病(病穗率14.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17.5%),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1.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55%(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5.3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9%(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0.7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3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45.野香优丰占   申请者:安徽枝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枝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野香A/R丰占   特征特性:中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2.6厘米,亩有效穗17.8万,每穗总粒数209.4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3.7克。全生育期为133.7天,较对照品种(五优308)熟期短1.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16.0%),感白叶枯病;2019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5.),感稻曲病(病穗率21.0%),高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5.2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23%(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3.7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53%(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5.7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2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上旬播种,秧龄30天左右,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6.6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0-15千克。其中7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20%-25%作穗肥;4.灌水: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亩茎蘖苗数达25万时烤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以及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46.N两优151   申请者:安徽新安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新安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N111S/R151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8.9厘米,亩有效穗17.9万,每穗总粒数191.1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4.1克。全生育期为133.7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1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5),感稻曲病(病穗率24.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5.2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12%(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6.5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0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9.2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7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亩播种量10千克左右,大田用种量1.0千克,水育秧5.5叶左右移栽,秧龄30天左右;2.栽插规格6寸×8寸,每穴插2粒谷苗。3.施肥:需肥水平中等,采取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一般亩施纯氮10-12千克;并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栽后7天左右结合化学除草及时追施返青肥;4.灌水: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够苗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忌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病虫害防治:坚持强氯精浸种,并根据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以及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47.Q两优506   申请者: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全151S/5HR015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9.1厘米,亩有效穗16.05万,每穗总粒数190.7粒,结实率82.5%,千粒重25.8克。全生育期为134.1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2.2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2.5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93%(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5.8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44%(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9.6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8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4月底5月初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48.徽两优珍丝苗   申请者:安徽真金彩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安徽真金彩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1892S/珍丝苗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3.2厘米,亩有效穗16.3万,每穗总粒数205.0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3.2克。全生育期为132.0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4.3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6.0%),中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感稻曲病(病穗率25.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7.1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2.08%(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5.3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74%(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4.0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0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49.两优1999   申请者: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91S/R099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6.0厘米,亩有效穗17.0万,每穗总粒数209.1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4.4克。全生育期为136.7天,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感稻曲病(病穗率13.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5),感稻曲病(病穗率22.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一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1.1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07%(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6.6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8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4.8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7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50.两优1976   申请者: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91S/R076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0.1厘米,亩有效穗18.6万,每穗总粒数198.4粒,结实率86.2%,千粒重23.2克。全生育期为135.7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16.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2.46 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44 %(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33.3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83%(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7.1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5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51.两优1190   申请者:安徽徽商农家福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徽商农家福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191S/M90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4.1厘米,亩有效穗16.7万,每穗总粒数198.4粒,结实率80.4%,千粒重24.8克。全生育期为134.7天,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感稻曲病(病穗率14.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1.8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0.43%(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0.8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19%(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6.0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3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52.两优5181   申请者:安徽徽商农家福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徽商农家福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574-1S/M81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8.3厘米,亩有效穗17.5万,每穗总粒数200.2粒,结实率82.7%,千粒重24.4克。全生育期为138.0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3.2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8),感稻曲病(病穗率22.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7.4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3.69%(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0.3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7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5.3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2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53.荃优760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荃9311A/R760   特征特性:中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2.9厘米,亩有效穗14.7万,每穗总粒数229.2粒,结实率83.0%,千粒重26.1克。全生育期为136.5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2.1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8),感稻曲病(病穗率13.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感稻曲病(病穗率23.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3.6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76%(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8.2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2.05%(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50.2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8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54.两优728   申请者:安徽蓝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蓝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T205S/R728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5.0厘米,亩有效穗13.9万,每穗总粒数212.4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8.4克。全生育期为139.4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5.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感稻曲病(病穗率13.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感稻曲病(病穗率15.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6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34%(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2.9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97%(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49.5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7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55.喜两优华占   申请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喜06S/华占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6.6厘米,亩有效穗16.3万,每穗总粒数218.2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3.6克。全生育期为134.1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5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5),感稻曲病(病穗率14.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3.6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01%(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7.0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1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42.1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9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总体要求是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和看苗施粒肥,亩总施氮量12-14千克,并配施磷钾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数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并在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56.中禾优1号   申请者: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品种来源:嘉禾212A/NP001   特征特性:中籼三系杂交水?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2.9厘米,亩有效穗14.9万,每穗总粒数246.7粒,结实率77.8%,千粒重25.9克。全生育期为138.6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3.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9.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9.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7.9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2.16%(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2.5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69%(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704.2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3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总体要求是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和看苗施粒肥,亩总施氮量12-14千克,并配施磷钾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数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并在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57.九优386   申请者: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荃9311A/福恢386   特征特性:中籼三系杂交水?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7.1厘米,亩有效穗15.2万,每穗总粒数203.0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9.6克。全生育期为137.6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2.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8),感稻曲病(病穗率14.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感稻曲病(病穗率19.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9.8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66%(不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6.0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57%(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8.4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8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总体要求是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和看苗施粒肥,亩总施氮量12-14千克,并配施磷钾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数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并在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58.裕禾丝苗   申请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五山丝苗/粤禾丝苗   特征特性:中籼常规水?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4.8厘米,亩有效穗16.4万,每穗总粒数207.1粒,结实率85.8%,千粒重21.8克。全生育期为128.9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7.1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0),抗稻曲病(病穗率2.5%),中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感稻曲病(病穗率18.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0.3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49%(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1.6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08%(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26.8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2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播种,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亩用种量2.0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双本栽插,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总体要求是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和看苗施粒肥,亩总施氮量12-14千克,并配施磷钾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数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并在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59.晶香丝占   申请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粤晶丝苗/美香占   特征特性:中籼常规水?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3.8厘米,亩有效穗16.4万,每穗总粒数203.5粒,结实率85.8%,千粒重21.9克。全生育期为129.4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6.6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8),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感白叶枯病;2019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5),感稻曲病(病穗率18.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2.6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89%(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1.7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09%(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21.5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3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播种,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亩用种量2.0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双本栽插,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总体要求是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和看苗施粒肥,亩总施氮量12-14千克,并配施磷钾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数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并在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60.喜两优晶丝苗   申请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喜06S/喜晶丝苗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2.6厘米,亩有效穗14.9万,每穗总粒数218.7粒,结实率86.4%,千粒重25.7克。全生育期为135.9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抗稻曲病(病穗率2.5%),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6.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一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9.6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53%(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6.8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36%(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0.1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9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总体要求是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和看苗施粒肥,亩总施氮量12-14千克,并配施磷钾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数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并在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61.喜两优丰丝苗   申请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喜06S/喜丰丝苗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3.8厘米,亩有效穗15.5万,每穗总粒数214.4粒,结实率86.4%,千粒重25.7克。全生育期为136.0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抗稻曲病(病穗率2.5%),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8.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2.5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01%(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3.6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85%(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1.9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9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总体要求是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和看苗施粒肥,亩总施氮量12-14千克,并配施磷钾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数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并在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62.深两优3688   申请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深08S/XR3688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5.8厘米,亩有效穗16.7万,每穗总粒数218.5粒,结实率86.7%,千粒重23.0克。全生育期为138.1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1.5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2.3),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感稻曲病(病穗率13.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7.9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88%(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9.5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72%(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705.4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7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总体要求是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和看苗施粒肥,亩总施氮量12-14千克,并配施磷钾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数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并在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63.巧两优晶占   申请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喜08S/喜晶占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4.8厘米,亩有效穗16.1万,每穗总粒数198.9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6.7克。全生育期为139.0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2.4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5),中抗稻曲病(病穗率4.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0.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一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7.0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14%(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7.0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39%(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703.2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4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总体要求是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和看苗施粒肥,亩总施氮量12-14千克,并配施磷钾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数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并在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64.巧两优晶丝苗   申请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喜08S/喜晶丝苗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1.6厘米,亩有效穗16.2万,每穗总粒数205.9粒,结实率85.2%,千粒重23.8克。全生育期为137.7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1.2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中抗稻曲病(病穗率3.8%),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0),中抗稻曲病(病穗率3.8%),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一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4.7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41%(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2.8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69%(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4.6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6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总体要求是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和看苗施粒肥,亩总施氮量12-14千克,并配施磷钾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数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并在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65.钰两优超占   申请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喜09S/喜超占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6.8厘米,亩有效穗16.6万,每穗总粒数201.1粒,结实率83.0%,千粒重25.3克。全生育期为140.1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3.5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8),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一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4.8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78%(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3.5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42%(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714.4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1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龄控制在30天内,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3-1.5万穴,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或16.7×30.0厘米,每亩基本苗达到6-7万苗;3.施肥:总体要求是施足底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5%E8%82%A5、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和看苗施粒肥,亩总施氮量12-14千克,并配施磷钾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常露田,茎蘖数达15-16万/亩,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干湿交替灌溉,扬花期间不断水,干湿交替灌浆,并在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66.勤两优2号   申请者: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天勤08S/ 理R12-2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6.1厘米,亩有效穗16.7万,每穗总粒数213.2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3.3克。全生育期为135.8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1.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感稻曲病(病穗率13.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2.4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02%(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7.2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0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2.3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2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30%-35%作追肥,根据苗情施5-10%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8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纹枯病以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进行防治。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67.两优857   申请者:安徽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深08S/YR57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8.1厘米,亩有效穗17.0万,每穗总粒数211.9粒,结实率84.3%,千粒重23.6克。全生育期为139.0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1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感稻曲病(病穗率23.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0.4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95%(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1.4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72%(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82.2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2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68.川优616   申请者:安徽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川康606A/R1716   特征特性:中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8.9厘米,亩有效穗18.6万,每穗总粒数202.7粒,结实率77.7%,千粒重25.1克。全生育期为137.5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早1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14.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感稻曲病(病穗率24.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一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一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2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74%(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1.9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46%(未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9.8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9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病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69.深两优粤禾丝苗   申请者:安徽台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台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研究所、国家杂交水?工程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   品种来源:深08S/粤禾丝苗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6.8厘米,亩有效穗17.9万,每穗总粒数203.3粒,结实率87.8%,千粒重23.4克。全生育期为138.0天,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感稻曲病(病穗率25.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2.8),感稻曲病(病穗率24.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5.5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2.83%(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7.4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50%(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90.4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5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70.深优粤禾丝苗   申请者:四川台沃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四川台沃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科研育种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研究所、国家杂交水?工程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   品种来源:深95A/粤禾丝苗   特征特性:中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5.5厘米,亩有效穗17.0万,每穗总粒数176.3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4.5克。全生育期为127.9天,较对照品种(国丰一号)熟期短5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6.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3.2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38%(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8.4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82%(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55.6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4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71.梓两优5号   申请者:合肥金色生物研究有限公司   育种者:合肥金色生物研究有限公司、安徽科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梓S/国恢5号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6.9厘米,亩有效穗17.3万,每穗总粒数184.9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5.8克。全生育期为131.6天,比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短6.1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5),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5),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0.5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44%(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4.5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73%(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72.9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6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中旬播种,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千克;2.栽插密度:每穴栽1-2粒种子苗,13.3×23.3厘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13-15千克。其中60%作基肥,返青时施5-10%作追肥,余下30%-35%作穗肥;4.灌水: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5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72. 两优1134   申请者:安徽咏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咏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629S/永丰1134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5.1厘米,亩有效穗15.7万,每穗总粒数206.3粒,结实率83.8%,千粒重25.4克。全生育期为132.6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短1.6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感稻曲病(病穗率19.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3%),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1.7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40%(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1.9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86%(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705.3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7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5月上旬播种,秧龄不超过 35 天,亩播种量 10-15 千克;2.栽插密度:栽插规格以 16.5厘米×23.0厘米或16.5厘米×26.5厘米为宜,确保每亩栽插1.5万穴以上;3.施肥:秧苗 2叶 1心时亩追施尿素4-5 千克作断奶肥,4叶1心时每亩再补施尿素4-5千克作平衡肥,一般大田每亩施纯氮12-15千克,基肥与追肥比例为7:3,其中追肥的50%于返青时施用作分蘖肥,余下 50%作穗肥;4.灌水:浅水栽秧,深水活棵,苗活露田,湿润促分蘖 、苗足烤田,当茎蘖苗数达 20万/亩时进行烤田,后期湿润管理到成熟,切忌断水过早;5.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栽培实际情况,在不同生育阶段及时防治病虫害,抽穗期注意防治穗颈瘟和稻曲病。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73.科两优986   申请者:合肥科翔种业研究所   育种者:合肥科翔种业研究所   品种来源:科09S/R86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2.3厘米,亩有效穗16.5万,每穗总粒数210.4粒,结实率78.5%,千粒重23.4克。全生育期为133.2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短1.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8),感稻曲病(病穗率13.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0.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3.2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89%(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6.3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16%(未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80.1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1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时早播,安徽作一季中稻种植,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2-1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5千克,培育壮秧;2、栽插密度:正常中等肥力田块为16.7厘米×26.7厘米, 亩插1.5万穴,每穴2-3粒谷,亩基本苗5万至6万,肥力中下田块,适当增加栽插密度;3、施肥:适宜在中等肥力水平下栽培,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4、灌水:在水浆管理上,做到前期浅水,中期轻搁,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灌溉,断水不宜过早;5、防治病虫害:根据植保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74. 淮两优42   申请者:安徽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L18S/LZ28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5.1厘米,亩有效穗16.5万,每穗总粒数214.4粒,结实率81.0%,千粒重23.6克。全生育期为129.2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短6.2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5),感稻曲病(病穗率22.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1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42%(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11%(未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81.0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0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沿江地在区4月底5月初播种,江淮地区5月上旬播种;亩播种量12-15千克;2.栽插密度:株行距15.5×26.5厘米,亩栽1.2-1.5万穴,每穴栽1-2粒谷苗,亩基本苗8-9万;3.施肥: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后期酌施保花肥;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亩苗数达到12-15万及时考田,后期采用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收获前7-10天断水;5.病虫害防治:做好病虫预测预报,适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纵螟、二化螟、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75. 徽两优早占   申请者:安徽华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华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1892S/五山早占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7.7厘米,亩有效穗16.4万,每穗总粒数202.3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4.3克。全生育期为134.5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短0.9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8),感稻曲病(病穗率20.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感稻曲病(病穗率14.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8.2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77%(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5.0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74%(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87.5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2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一般4月下旬至6月中旬前播种,秧田亩用种量12千克,秧龄25-30天移栽;2.栽插密度:合理密植,搭建丰产苗架,亩栽1.5万穴左右,基本苗6-8万;3.施肥:亩施氮肥13-15千克,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比例为65%:35%,穗肥和保花肥看苗施;4.灌水:整个营养生长期采取干干湿湿或湿润管理,促分蘖,生殖生长期保持浅水层,乳熟期至成熟期湿润管理,保持根系活力;5.及时防治病虫害:根据植保预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遇连续阴雨天气需注重稻曲病和稻瘟病的防治。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76. Q两优155   申请者:合肥韧之农业技术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全151S/5HR004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3.8厘米,亩有效穗15.8万,每穗总粒数197.0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5.5克。全生育期为135.3天,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0.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8.6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09%(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8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32%(未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81.0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1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4月底5月初播种,秧田亩用种量12-15千克,秧龄30-35天移栽;2.栽插密度:株行距15.5×26.5厘米,亩栽1.2-1.5万穴,每穴栽1-2粒谷苗,每亩插足基本苗8.0万; 3.施肥:总用氮量13-15千克(中高肥水平),N、P、K配合,增施穗、粒肥,该品种穗型较大,分蘖力强,千粒重中等,后期宜增施穗粒肥;4.灌水:浅水栽秧,薄水活棵,湿润促分蘖,寸水抽穗,灌浆至成熟期保持干干湿湿;5.防治病虫害:根据植保预报进行病虫防治,抽穗期遇连续阴雨天气防治稻瘟病、稻曲病。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77. 秋两优新占   申请者:安徽原谷公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原谷公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Q201S/新龙占   特征特性: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8.4厘米,亩有效穗15.5万,每穗总粒数 粒,结实率79.4 %,千粒重24.6克。全生育期为139.4天,较对照品种(Ⅱ优838)长2.8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3),感稻曲病(病穗率17.0%),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22.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7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87%(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0.3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72%(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705.2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7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播期一般选在5月中下旬;2.栽插密度:种植密度16.7×26.7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每亩基本苗5-6万;3.施肥:需肥水平中等偏高,氮肥、磷肥与钾肥的比例1:0.5:1。整田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用15:15:15的复合肥35千克;分蘖肥宜早施,移栽后5-7天,每亩用尿素7.5千克,氯化钾7.5千克撒施,促分蘖早发;孕穗期适当追施穗肥,主攻大穗重粒夺高产,每亩用氯化钾7.5千克、尿素3千克;4.灌水:后期注意田间保持湿润,做到干干湿湿养老稻;5.病虫害防治:结合病虫害预报,注意防治相关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78.原谷珍香   申请者:安徽原谷公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原谷公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永乐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五山丝苗/香籼糯   特征特性:中籼常规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5.9厘米,亩有效穗19.1万,每穗总粒数181.5粒,结实率83.3%,千粒重21.7克。全生育期为125.2天,较对照品种(五优308)熟期短4.4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中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5),感稻曲病(病穗率24.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7.1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16%(未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1.4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17%(未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49.3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7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五月下旬至六月中上旬播种,亩播种量12-15千克,秧龄25-30天;2.栽培密度:16.7×23.3厘米,每穴2粒种子苗;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肥14-16千克,氮、磷、钾配合使用,其中70%作基肥,20%作返青肥,余下10%作穗肥;4.灌水:全生育期以湿润管理为主,抽穗杨花至成熟期间地里不能缺水;5.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79.徽粳753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镇稻15/宁粳5号   特征特性:中粳常规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6.8厘米,亩有效穗22.2万,每穗总粒数165.6粒,结实率83.2%,千粒重26.5克。全生育期为152.9天,较对照品种(当粳8号)熟期短2.6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9.0%),中抗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9.0%),中抗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7.9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9.31%(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6.7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90%(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701.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 7.9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播种为宜,秧母田亩播25千克左右,秧龄25-30天,大田直播每亩用种量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大田栽秧株行距16.7×23.3厘米,亩栽1.7万穴,基本苗6-7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大田总施氮量掌握在14-17千克,并配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1∶0.3∶0.4;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直播稻孕穗期、灌浆期田间须保持湿润;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蓟马、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80.徽粳722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武运粳21/宁粳5号   特征特性:中粳常规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2.5厘米,亩有效穗23.1万,每穗总粒数139.1粒,结实率84.9%,千粒重25.8克。全生育期为153.8天,较对照品种(当粳8号)熟期短1.8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中抗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5%),中抗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2.6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8.13%(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6.7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75%(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87.9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9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播种为宜,秧母田亩播25千克左右,秧龄25-30天,大田直播每亩用种量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大田栽秧株行距16.7×23.3厘米,亩栽1.7万穴,基本苗6-7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大田总施氮量掌握在14-17千克,并配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1∶0.3∶0.4;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直播稻孕穗期、灌浆期田间须保持湿润;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蓟马、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81.中粳736   申请者:安徽蓝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蓝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武运粳21/宁粳5号   特征特性:中粳常规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5.3厘米,亩有效穗21.9万,每穗总粒数145.4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4.7克。全生育期为151.6天,较对照品种(当粳8号)熟期短3.9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0.6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6.17%(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0.7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57%(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66.9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69 %。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播种为宜,秧母田亩播25千克左右,秧龄25-30天,大田直播每亩用种量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大田栽秧株行距16.7×23.3厘米,亩栽1.7万穴,基本苗6-7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大田总施氮量掌握在14-17千克,并配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1∶0.3∶0.4;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直播稻孕穗期、灌浆期田间须保持湿润;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蓟马、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82.华粳123   申请者: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镇稻14/宁粳5号   特征特性:中粳常规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6.9厘米,亩有效穗21.3万,每穗总粒数141.4粒,结实率88.2%,千粒重27.9克。全生育期为151.4天,较对照品种(当粳8号)熟期短4.2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中抗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8.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4.6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4.02%(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0.2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0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92.3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5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播种为宜,秧母田亩播25千克左右,秧龄25-30天,大田直播每亩用种量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大田栽秧株行距16.7×23.3厘米,亩栽1.7万穴,基本苗6-7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大田总施氮量掌握在14-17千克,并配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1∶0.3∶0.4;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直播稻孕穗期、灌浆期田间须保持湿润;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蓟马、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83.金粳糯6288   申请者:合肥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合肥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扬粳糯1号/淮稻5号   特征特性:中粳常规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1.6厘米,亩有效穗22.1万,每穗总粒数137.8粒,结实率89.9%,千粒重25.6克。全生育期为152.0天,较对照品种(当粳8号)熟期短3.5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0.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0.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9.4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9.39%(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9.9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2.14%(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85.0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47 %。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播种为宜,秧母田亩播25千克左右,秧龄25-30天,大田直播每亩用种量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大田栽秧株行距16.7×23.3厘米,亩栽1.7万穴,基本苗6-7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大田总施氮量掌握在14-17千克,并配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1∶0.3∶0.4;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直播稻孕穗期、灌浆期田间须保持湿润;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蓟马、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84.徽粳719   申请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南粳46/宁粳5号   特征特性:中粳常规水稻。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1.7厘米,亩有效穗20.2万,每穗总粒数154.5粒,结实率86.9%,千粒重24.9克。全生育期为146.2天,较对照品种(当粳8号)熟期短5.7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中抗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9.6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40%(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5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4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48.9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3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播种为宜,秧母田亩播25千克左右,秧龄25-30天,大田直播每亩用种量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大田栽秧株行距16.7×23.3厘米,亩栽1.7万穴,基本苗6-7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大田总施氮量掌握在14-17千克,并配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1∶0.3∶0.4;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直播稻孕穗期、灌浆期田间须保持湿润;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蓟马、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85.丰粳3227   申请者: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武运粳30号/武运粳8号   特征特性:中粳常规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97.7厘米,亩有效穗20.0万,每穗总粒数159.0粒,结实率86.8%,千粒重25.0克。全生育期为141.0天,较对照品种(当粳8号)熟期短8.5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6.3%),中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3),感稻曲病(病穗率20.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4.1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13%(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0.5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56%(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43.6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4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播种为宜,秧母田亩播25千克左右,秧龄25-30天,大田直播每亩用种量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大田栽秧株行距16.7×23.3厘米,亩栽1.7万穴,基本苗6-7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大田总施氮量掌握在14-17千克,并配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1∶0.3∶0.4;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直播稻孕穗期、灌浆期田间须保持湿润;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蓟马、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86.富糯628   申请者: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安徽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大华香糯/120-5   特征特性:中粳常规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97.8厘米,亩有效穗18.5万,每穗总粒数144.1粒,结实率89.1%,千粒重29.2克。全生育期为144.5天,较对照品种(当粳8号)熟期短6.1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0%),中抗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6.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6.6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15%(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9.0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4.38%(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41.4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7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播种为宜,秧田亩播25千克左右,秧龄25-30天,栽插每亩用种量2-3千克,直播每亩用种量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大田栽秧株行距16.7×20厘米,亩栽1.8-2万穴,基本苗6-7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大田总施氮量掌握在14-17千克,并配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1∶0.3∶0.6;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直播稻孕穗期、灌浆期田间须保持湿润;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蓟马、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87.春优590   申请者: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春江25A/CH90   特征特性:中粳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9.0厘米,亩有效穗16.7万,每穗总粒数262.9粒,结实率86.9 %,千粒重24.2克。全生育期为143.5天,与对照品种(天协1号)熟期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0),感稻曲病(病穗率14.0%),中感白叶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 中感稻曲病(病穗率6.3 %),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9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4.1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4.52%(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7.1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11 %(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99.1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4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播种为宜,秧田亩播20千克,秧龄30天左右,大田栽插每亩用种量0.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亩栽1.0万穴,基本苗2-3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大田总施氮量掌握在16-18千克,并配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1∶0.4∶0.7;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5.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蓟马、螟虫、稻飞虱等,抽穗前7-12天至始穗期预防2-3次稻曲病。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88.春优987   申请者: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春江99A/CH87   特征特性:中粳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5.6厘米,亩有效穗17.1万,每穗总粒数236.2粒,结实率79.6%,千粒重 23.6克。全生育期为142.4天,与对照品种(天协1号)熟期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3%),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6.9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5.44%(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1.8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99%(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707.7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7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播种为宜,秧母田亩播20千克左右,秧龄30天左右,大田栽插每亩用种量0.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亩栽1.0万穴,基本苗2-3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大田总施氮量掌握在16-18千克,并配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1∶0.4∶0.7;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5.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蓟马、螟虫、稻飞虱等,抽穗前7-12天至始穗期预防2-3次稻曲病。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89. 知粳207   申请者:合肥知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育种者:合肥知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盐稻7号/镇稻88   特征特性:中粳常规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98.7厘米,亩有效穗18.7万,每穗总粒数137.2粒,结实率85.3%,千粒重27.4克。全生育期为142.9天,较对照品种当粳8号熟期短7.1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中感稻曲病(病穗7.0%),中抗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抗稻曲病(病穗率4.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1.9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96%(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0.9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02%(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33.8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4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秧田亩播25千克左右,秧龄25-30天,栽插每亩用种量2-3千克,直播每亩用种量5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大田栽秧株行距16.7×20厘米,亩栽1.8-2万穴,基本苗6-7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复水施穗肥,看苗施粒肥。大田总施氮量掌握在16-18千克,并配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1∶0.4∶0.6;4.灌水: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直播稻孕穗期、灌浆期田间须保持湿润;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蓟马、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90.赛粳618   申请者: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豫粳6号/镇稻11   特征特性:中粳常规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92.2厘米,亩有效穗21.2万,每穗总粒数126.1粒,结实率89.4%,千粒重27.3克。全生育期为145.7天,较对照品种(武运粳27)熟期短1.7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指数3.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0.0%),中感白叶枯;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指数4.8),感稻曲病(病穗率22.0%),中抗白叶枯。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1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59%(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2.7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34%(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00.7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74%。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湿润育秧净秧板播量25-30千克/亩,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种量35-40千克;2.栽插密度:适时移栽,适当稀植。一般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30-35天,每亩大田栽插2.0-2.2万穴,每亩基本苗7万左右;3.水肥管理:科学肥水管理。一般每亩施纯氮20-25千克,其中基蘖肥60-70%、穗粒肥30-40%,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4.灌水:水浆管理做到浅水活棵,薄水分蘖,后期干湿交替,适时搁田,每亩高峰苗不超过30万,每亩成穗数20-22万,收获前7-10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草害防治: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等的防治,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特别要注意穗颈稻瘟的防治。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91. 中香黄占   申请者: 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波莲水稻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中国香稻/黄华占   特征特性:晚籼常规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5.5厘米,亩有效穗21.6万,每穗总粒数151.5粒,结实率84.7%,千粒重26.4克。全生育期为122.4天,与对照品种(新优188)熟期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13.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5%),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5.49千克,较对照品种减产3.89%(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9.8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0.45%(不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06.1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0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安徽省沿江、江南双季稻区作双季晚稻种植,一般6月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20-3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4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壮秧;2.栽插密度:秧龄不超过25天,栽插规格以16.7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20厘米为宜,每蔸插4粒谷苗;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中等肥力田块亩施纯氮10千克左右,配施磷钾肥;4.灌水:移栽后寸水活苗,浅水分蘖,足苗晒田,防倒伏,孕穗期湿润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水,后期湿润灌溉,防止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播种前药剂浸种,防恶苗病,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籼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92.豪优华占   申请者: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4716A/华占   特征特性:晚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2.1厘米,亩有效穗23.4万,每穗总粒数156.4粒,结实率80.0%,千粒重25.6克。全生育期为114.0天,较对照品种(新优188)熟期短3.0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中抗稻曲病(病穗率4.0%),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一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6.4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30%(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4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593.1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87%。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一般在6月15-20日播种,秧龄20-25天。秧田亩播种量6-7千克,大田亩用种量0.6-0.75千克。机插种植,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2.栽插密植:大田栽插株行矩为16.7 ×23.3厘米,亩栽1.7-2.0万穴,基本苗4.5-5万/亩;3.施肥:大田一般亩施纯氮13-15千克,氮、磷、钾比例1:0.5:1;基肥和分蘖肥占总用肥量的80%以上;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幼穗分化3期看苗施穗肥;4.灌水:深水返青,浅水分蘖,亩苗数达20万左右及时排水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做好大田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以及稻瘟病、稻曲病的预防。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籼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93. 徽粳706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嘉禾212/镇稻99//宁粳3号   特征特性: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2.4厘米,亩有效穗22.1万,每穗总粒数119.1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3.3克。全生育期为133.0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短5.2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中抗稻曲病(病穗率6.3%),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等,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4.1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26%(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8.9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18%(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26.7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8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6月中旬播种,播种量25公斤/亩,秧龄30天左右;2.栽插密度:一般栽插规格株行距13.3cm×20.0cm,栽插密度2.5万穴/亩,每穴3-4种子苗;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量10千克,重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纯氮12-14千克,N :P :K为3: 2:2,栽后7天左右结合化学除草及时追施返青肥;4.灌水:做到浅水栽秧,深水护苗活棵,返青后浅水搁田促分蘖,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收获前7-10天断水;5.病虫害防治:注意分蘖前期的蓟马、稻纵卷叶螟,根据当年虫情发生情况安排1-2次防治;破口前10-15天,以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在重病区还要注重稻瘟病的防治。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94. 徽粳755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镇稻15 /宁粳5号   特征特性: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90.5厘米,亩有效穗22.2万,每穗总粒数113.0粒,结实率89.4%,千粒重27.9克。全生育期为133.8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早4.4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9.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感稻曲病(病穗率14.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三级,2018年米质为部标一级。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4.1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27%(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38%(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31.4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 10.63%。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一般6月中旬播种,水育秧每亩净秧板播种量25-30千克,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种量40-45千克,机插秧每亩大田用种量3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一般7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每亩栽插1.6万穴左右,每亩基本苗6万左右;3. 水肥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2-14千克,肥料运筹上掌握 “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施用磷钾肥,早施分蘖肥;4.灌水:水浆管理上,浅水勤灌促早发,足苗后及时搁田,适施穗肥,促保兼顾,以促为主,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确保活熟到老;5. 病虫草害防治: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对灰飞虱、稻蓟马等进行防治,中后期需要做好对白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防治工作。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95. 金粳788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镇稻11 /扬辐粳8号   特征特性: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92.1厘米,亩有效穗22.2万,每穗总粒数127.3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7.3克。全生育期为135.3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早2.9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中抗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0),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级。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3.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20%(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82%(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03.9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 5.82%。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一般6月中旬播种,水育秧每亩净秧板播种量25-30千克,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种量40-45千克,机插秧每亩大田用种量3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一般7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每亩栽插1.6万穴左右,每亩基本苗6万左右;3. 水肥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2-14千克,肥料运筹上掌握 “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施用磷钾肥,早施分蘖肥;4.灌水:水浆管理上,浅水勤灌促早发,足苗后及时搁田,适施穗肥,促保兼顾,以促为主,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确保活熟到老;5. 病虫草害防治: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对灰飞虱、稻蓟马等进行防治,中后期需要做好对白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防治工作。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96.元粳3号   申请者:安徽红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红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武运粳32号/浙粳29   特征特性: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1.1厘米,亩有效穗22.25万,每穗总粒数125.3粒,结实率89.0%,千粒重27.5克。全生育期为130.7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短7.5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数4.8),感稻曲病(病穗率13.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数5.8),感稻曲病(病穗率18.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9.6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74%(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2.5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03%(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00.5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74%。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一般6月中旬播种,水育秧每亩净秧板播种量20-25千克,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种量35-40千克,机插秧每亩大田用种量3千克左右;2.栽插密度:一般7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25天左右,每亩栽插1.6万穴左右,每亩基本苗6万左右;3.水肥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0-13千克,肥料运筹上掌握 “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施用磷钾肥,早施分蘖肥;4.灌水:浅水勤灌促早发,足苗后及时搁田,适施穗肥,促保兼顾,以促为主,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确保活熟到老;5.病虫草害防治: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中后期需要做好对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防治工作。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97.绿亿香糯   申请者:安徽绿亿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绿亿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太湖糯/武香粳   特征特性: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90.1厘米,亩有效穗21.9万,每穗总粒数130.2粒,结实率88.2%,千粒重26.7克。全生育期为132.2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短5.9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数6.5),感稻曲病(病穗率18.0%),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数6.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二级,2018年米质为部标一级。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0.8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16%(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1.2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41% (极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583.8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2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上中旬插秧,秧龄30天,3-4个分蘖;2.栽插密度:亩基本苗9万左右,亩栽2万穴左右,栽秧规格16.7厘米×20.0厘米;3.施肥:大田用肥纯氮15千克/亩,并注意磷肥钾肥等的配合使用,氮:磷:钾一般1:0.3:0.4,基蘖肥与穗肥比为7:3为宜,穗肥分促与保二次施肥方式为佳;4.灌水:浅水勤灌,适时适度分次搁田,后期干湿交替养根养叶;5.病虫害防治:加强对灰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98. 日辉粳1号   申请者:安徽日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日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武运粳19号/秀水11   特征特性: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1.1厘米,亩有效穗20.75万,每穗总粒数130.7粒,结实率87.6%,千粒重26.3克。全生育期为137.7天,与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相当。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数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中抗白叶枯病;2018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数6.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8.8%),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级。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4.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31%(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7.5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14%(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0.22千克,比对照增产4.9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沿江江南地区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秧龄25天。人工栽插亩用种量每亩3-4千克,直播可在6月下旬播种,每亩用种量15千克,地力差的田块要适当增加栽插密度。;2.栽插密度: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亩栽2-2.2万穴,亩基本苗8-10万;3.施肥: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补施穗肥,一般亩施纯氮为16-18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5:0.7,并且基蘖肥占70%,穗肥占30%,以钾肥为主;4.灌水:做到深水栽秧(机插则薄水),浅水分蘖,适时烤田,有水孕穗,后期干干湿湿,活熟到老;5.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测报适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等虫害,分蘖至灌3浆期防治纹枯病,破口前至抽穗期预防两次稻瘟病、稻曲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99. 粳糯335   申请者: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2166/台09-12   特征特性: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9.9厘米,亩有效穗20.5万,每穗总粒数144.0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5.6克。全生育期为138.9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短1.8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感稻曲病(病穗率14.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感稻曲病(病穗率13.8%),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二等。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6.7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2.24%(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1.6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12%(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50.0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09%。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水育秧每亩净秧板播种量25-30千克,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种量40-45千克,机插秧每亩大田用种量3-4千克,人工栽插每亩2-3千克,直播每亩5-6千克;2.栽插密度:一般7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每亩栽插2万穴左右,每亩基本苗6-7万;3. 水肥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2-14千克,肥料运筹上掌握 “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施用磷钾肥,早施分蘖肥;4.灌水:水浆管理上,浅水勤灌促早发,足苗后及时搁田,适施穗肥,促保兼顾,以促为主,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确保活熟到老;5. 病虫草害防治: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对灰飞虱、稻蓟马等进行防治,中后期需要做好对白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防治工作。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100. 豪粳1号   申请者: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武运粳30号/豪019   特征特性: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1.5厘米,亩有效穗22.1万,每穗总粒数124.0粒,结实率90.1%,千粒重24.9克。全生育期为131.4天,较对照品种当育粳10号熟期短9.3天。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7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感白叶枯病;2018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8.8%),中感白叶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2018年米质为部标三等。   产量表现: 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4.0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5.20%(未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3.6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46 %(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628.8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5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安徽做双晚栽培一般6月20日前播种,培育多蘖壮秧,秧龄30天左右;2、播量(密度)亩插2.5万穴左右;3、施肥:亩施纯氮10千克左右,N:P:K=1:0.6:1.2。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中期控氮,中后期看苗补施花肥或粒肥;4、灌水:实行浅水灌溉,每亩总苗数达20万时晒田。5、除草:移栽七天左右随追施尿素撒施除草剂,后期以田间杂草情况喷施相应除草剂;6、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以及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   二.玉米   1.丰乐358   申请者: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F107B×L507C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78厘米、穗位101厘米、穗长16.2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0.8厘米、穗行数16.1行、行粒数29粒、出籽率88.6%、千粒重362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0.5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中抗小斑病、高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2018年感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52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0.66%,粗脂肪(干基)含量3.56%,粗淀粉(干基)含量71.16%。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4.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02%(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5.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9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0.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6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夏播播种时间一般6月上中旬为宜;2.播种密度:一般夏播每亩留苗4500株左右;3.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左右?1千克硫酸锌,补追施穗肥,展10-12叶期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4.灌溉:造墒或播后浇水以保证一播全苗,大喇叭口期和籽粒灌浆期遇旱应浇水,遇连阴雨或强降水时应及时排涝;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等害虫,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注意防治纹枯病、小斑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2.皖垦玉78   申请者: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KA213×WK8107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4厘米、穗位96厘米、穗长17.4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0.5厘米、穗行数15.4行、行粒数33粒、出籽率88.0%、千粒重347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0.5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2018年抗小斑病、感南方锈病、感纹枯病、高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14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9.47%,粗脂肪(干基)含量3.76%,粗淀粉(干基)含量73.87%。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6.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33%(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0.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5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0.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4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播种深度3-5厘米,盖严压实,确保一播全苗。2.播种密度:适宜留苗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3.施肥播种前亩施复合肥40千克,12~15片可见叶时追施尿素20千克/亩。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注意防治南方锈病、纹枯病等。6.适时晚收。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3.先玉1665   申请者: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育种者: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PH2V21×PH2V6T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88厘米、穗位94厘米、穗长18.3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0.7厘米、穗行数14.9行、行粒数31粒、出籽率85.8%、千粒重367克。全生育期100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相当。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2018年感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8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9.08%,粗脂肪(干基)含量3.87%,粗淀粉(干基)含量74.50%。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9.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97%(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9.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38%(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8.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3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播种密度:适宜留苗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3.施肥:播种前亩施复合肥50千克,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5千克/亩;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纹枯病、小斑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4.华皖620   申请者: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6541×L238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2厘米、穗位98厘米、穗长16.8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0.4厘米、穗行数14.6行、行粒数30粒、出籽率88.5%、千粒重368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1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2018年中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56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9.86%,粗脂肪(干基)含量3.55%,粗淀粉(干基)含量74.30%。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39%(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4.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78%(不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7.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6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2.种植密度:适宜密度每亩4500株左右;3.施肥:大田亩施纯氮量20-25千克,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并注意氮、磷、钾肥配合;4.灌水:趁墒播种或播后浇水,争取一播全苗,注意防涝防旱;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灌心叶防治玉米螟虫,注意防治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5.登海682   申请者:山东登海道吉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山东登海道吉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H382×DH361-1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2厘米、穗位94厘米、穗长18.2厘米、穗粗4.6厘米、秃尖长0.8厘米、穗行数16.1行、行粒数33粒、出籽率87.1%、千粒重318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相当。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2018年抗小斑病、感南方锈病、感纹枯病、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籽粒容重754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8.99%,粗脂肪(干基)含量3.93%,粗淀粉(干基)含量74.70%。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1.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52%(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5.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63%(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8.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7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夏播区麦收后及时播种;2.种植密度:一般保苗密度4500株/亩左右;3.施肥:种肥一般亩施三元复合肥20-30千克,要注意种肥分离,在大喇叭口期追三元复合肥30千克和尿素20千克,建议开沟条施,同时建议增施有机肥和玉米需要的微量元素;4.灌水:播种后及时浇水,并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积极防治玉米螟,并注意纹枯病、南方锈病等其他病虫害防治。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6.荃玉709   申请者: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Q117×Q529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46厘米、穗位83厘米、穗长17.0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0.7厘米、穗行数17.7行、行粒数31粒、出籽率90.0%、千粒重299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早熟0.5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2018年中抗小斑病、感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68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0.01%,粗脂肪(干基)含量4.47%,粗淀粉(干基)含量73.85%。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3.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30%(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8.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18%(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1.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2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夏播一般6月中旬播种,亩播种量1.5千克左右。2.种植密度:一般种植密度为4500株/亩。3.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左右;早追苗肥,5-6叶期亩追施尿素10千克;补施穗肥,10-12叶期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4.灌水:及时排涝和灌溉。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用2.5%的“敌杀死”药液,配成1500倍药液,防治地老虎;喇叭口期用1.5%辛硫磷颗粒剂以1:15比例与细土拌匀撒入喇叭口内防治玉米螟,注意防治纹枯病、南方锈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7.先玉1773   申请者: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育种者: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PH2V21×PH489G   特征特性:2018年、2019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73厘米、穗位95厘米、穗长17.8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5厘米、穗行数15.4行、行粒数33粒、出籽率88.3%、千粒重360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相当。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8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高抗茎腐病;2019年中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8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8.63%,粗脂肪(干基)含量3.83%,粗淀粉(干基)含量73.87%。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0.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4.12%(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5.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5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6.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6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种植密度:适宜留苗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3.施肥:播种前亩施复合肥50千克,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5千克/亩;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8.伟育718   申请者:安徽省淮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河南宝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伟程104×伟程506   特征特性:2018年、2019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44厘米、穗位103厘米、穗长17.5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4厘米、穗行数15.4行、行粒数32粒、出籽率86.6%、千粒重332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0.5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8年中抗小斑病、高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2019年感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4g/L,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39%,粗脂肪(干基)含量4.30%,粗淀粉(干基)含量74.55%。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0.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02%(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8.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1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1.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8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夏播播种时间一般6月上中旬为宜;2.种植密度:每亩留苗4500株左右;3.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左右?1千克硫酸锌,植株展开10-12片叶时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4.灌溉:造墒或播后浇水以保证一播全苗,大喇叭口期和籽粒灌浆期遇旱应及时浇水,遇连阴雨或强降水时应及时排涝;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地老虎等害虫,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注意防治纹枯病、小斑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9.G2183   申请者:固镇县淮河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固镇县淮河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2281×5635-1   特征特性:2016年、2018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80厘米、穗位103厘米、穗长16.0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6厘米、穗行数16.4行、行粒数28粒、出籽率88.8%、千粒重352克。全生育期100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相当。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6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高抗茎腐病;2018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46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0.45%,粗脂肪(干基)含量3.70%,粗淀粉(干基)含量72.67%。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9.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19%(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6.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75%(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9.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2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夏播播种一般以6月上中旬为宜;2.种植密度:每亩留苗4500株左右;3.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左右?1千克硫酸锌,植株展开10-12片叶时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4.灌溉:造墒或播后浇水以保证一播全苗,大喇叭口期和籽粒灌浆期遇旱应及时浇水,遇连阴雨或强降水时应及时排涝;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地老虎等害虫,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注意防治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10.淮河221   申请者:宿州市淮河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宿州市淮河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11327×N182   特征特性:2016年、2017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91厘米、穗位111厘米、穗长18.0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5厘米、穗行数14.3行、行粒数35粒、出籽率88.5%、千粒重356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2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6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高抗茎腐病;2017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1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0.89%,粗脂肪(干基)含量3.76%,粗淀粉(干基)含量73.12%。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4.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79%(极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4.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4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5.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7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6月1日至6月15日播种为宜,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种植密度: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适宜种植密度4500株/亩左右;3.施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40千克,尿素10千克作为基肥,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4.灌水:苗期遇涝要及时排水,严防苗期渍害。喇叭口和吐丝散粉期遇旱及时浇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注意防治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11.强玉606   申请者:安徽强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强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QM902×DM18-8   特征特性:2016年、2017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3厘米、穗位89厘米、穗长18.2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1.0厘米、穗行数14.8行、行粒数32粒、出籽率87.9%、千粒重351克。全生育期99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相当。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6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抗茎腐病;2017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0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9.16%,粗脂肪(干基)含量4.13%,粗淀粉(干基)含量74.43%。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6.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47%(极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6.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8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9.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7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夏播播种一般以6月上中旬为宜;2.种植密度:每亩留苗4500株左右;3.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左右?1千克硫酸锌,补追施穗肥,展10-12叶期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4.灌溉:造墒或播后浇水以保证一播全苗,大喇叭口期和籽粒灌浆期遇旱应浇水,遇连阴雨或强降水时应及时排涝;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地老虎等害虫,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注意防治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12.绿玉698   申请者: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L3106×L3098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75厘米、穗位91厘米、穗长19.9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1.0厘米、穗行数15.9行、行粒数34粒、出籽率87.6%、千粒重363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隆平206)晚熟0.5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2018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84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9.22%,粗脂肪(干基)含量4.27%,粗淀粉(干基)含量72.44%。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62%(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8.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62%(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1.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0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期一般6月上中旬;2.种植密度:每亩留苗3800株左右;3.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左右;早追苗肥,展5-6叶期亩追施尿素8千克;重施穗肥,展10-12叶期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4.化学除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每亩50%乙草胺(100毫升),兑水50千克进行封闭式喷雾。5.灌水:及时排涝和灌溉。6.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注意防治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13.新安34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品种来源:皖12-68×皖09-6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0厘米、穗位95厘米、穗长19.9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6厘米、穗行数13.8行、行粒数34粒、出籽率85.2%、千粒重382克。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隆平206)早熟0.5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2018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38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8.32%,粗脂肪(干基)含量3.69%,粗淀粉(干基)含量75.23%。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2.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0.68%(不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0.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1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8.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8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夏播播种一般以6月上中旬为宜;2.种植密度:每亩留苗3800株左右;3.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左右?1千克硫酸锌,补追施穗肥,展10-12叶期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4.灌溉:造墒或播后浇水以保证一播全苗,大喇叭口期和籽粒灌浆期遇旱应浇水,遇连阴雨或强降水时应及时排涝;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地老虎等害虫,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14.沃玉3号   申请者:合肥粮夫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河北沃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51×VK22-4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8厘米、穗位88厘米、穗长18.9厘米、穗粗5.2厘米、秃尖长0.6厘米、穗行数17.1行、行粒数32粒、出籽率86.3%、千粒重372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隆平206)晚熟1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中抗小斑病、高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高抗茎腐病;2018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高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48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9.61%,粗脂肪(干基)含量4.48%,粗淀粉(干基)含量72.03%。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2.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65%(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1.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4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4.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8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期一般6月上中旬;2.种植密度:每亩留苗3800株左右;3.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左右。早追苗肥,展5-6叶期亩追施尿素8千克;重施穗肥,展10-12叶期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4.化学除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每亩50%乙草胺(100毫升),兑水50千克进行封闭式喷雾。5.及时排涝和灌溉。6.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注意防治纹枯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15.飞天339   申请者:武汉敦煌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武汉敦煌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D109×WD206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42厘米、穗位85厘米、穗长19.3厘米、穗粗4.9厘米、秃尖长1.7厘米、穗行数15.3行、行粒数31粒、出籽率86.7%、千粒重381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隆平206)相当。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抗小斑病、高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2018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高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4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8.71%,粗脂肪(干基)含量3.71%,粗淀粉(干基)含量74.37%。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65%(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0.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23%(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4.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3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夏播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2.播种密度:株行距以0.66×0.25cm,亩播4000穴,保苗每亩3800株左右为宜。3.施肥:施足基肥,每亩施三元(15∶15∶15)复合肥40千克左右;适施苗肥,每亩施尿素5-10千克;重施穗肥,在大喇叭口期每亩用尿素10-15千克、氯化钾5-8千克作穗肥。4.灌水:造墒或播后浇水以保证一播全苗,大喇叭口期和籽粒灌浆期遇旱应浇水,遇连阴雨或强降水时应及时排涝,防止积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防治蝼蛄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中期注意防治蚜虫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注意防治纹枯病等。6.适时收获:以苞叶发黄一周后收获为宜。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16.铁研919   申请者: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铁0940×铁0941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1厘米、穗位88厘米、穗长19.7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1.2厘米、穗行数15.7行、行粒数34粒、出籽率86.1%、千粒重370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隆平206)早熟0.5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2018年抗小斑病、感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0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8.92%,粗脂肪(干基)含量3.94%,粗淀粉(干基)含量73.73%。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09%(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2.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6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5.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1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夏播播种一般6月上中旬为宜;2.种植密度:每亩留苗3800株左右;3.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左右?1千克硫酸锌,补追施穗肥,展10-12叶期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4.灌溉:造墒或播后浇水以保证一播全苗,大喇叭口期和籽粒灌浆期遇旱应浇水,遇连阴雨或强降水时应及时排涝;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地老虎等害虫,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注意防治纹枯病、南方锈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17.冠丰178   申请者: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G514×G12   特征特性:2016年、2017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6厘米、穗位94厘米、穗长18.3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0.5厘米、穗行数16.6行、行粒数33粒、出籽率86.9%、千粒重353克。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隆平206)早熟0.5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6年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2017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93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0.42%,粗脂肪(干基)含量3.47%,粗淀粉(干基)含量69.53%。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1.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28%(极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5.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11%(极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5.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6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麦收后抢茬早播。2.适宜密度:每亩3800株左右。3.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施好基肥。4.灌水:足墒播种,一播全苗,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其他管理措施同其他玉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18.涡玉4号   申请者: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涡1239-1×涡403   特征特性:2015年、2016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25厘米、穗位75厘米、穗长16.8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0.6厘米、穗行数14.1行、行粒数36粒、出籽率89.2%、千粒重326克。全生育期99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隆平206)早熟1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5年抗小斑病、高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2016年中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93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9.68%,粗脂肪(干基)含量4.24%,粗淀粉(干基)含量72.72%。   产量表现: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40%(极显着);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9.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31%(极显着)。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8.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9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6月25日前夏播种植;2.密度:一般每亩3800株左右;3.施肥:亩施基肥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千克左右,大喇叭口追尿素30千克;4.灌水:大喇叭口期遇旱浇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19.宿单608   申请者: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Z12104-5×Z12210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机收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7厘米、穗位87厘米、穗长15.9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6厘米、穗行数16.0行、行粒数31粒、出籽率89.4%、千粒重339克。全生育期99天左右,比对照品种(迪卡517)晚熟1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2018年中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0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9.85%,粗脂肪(干基)含量4.24%,粗淀粉(干基)含量75.01%。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4.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2.38%(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9.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35%(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7.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4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为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栽培密度:适宜留苗密度一般5000株/亩左右。3.施肥: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亩。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注意防治纹枯病等。6.适时晚收。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20.珍珠糯8号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品种来源:HNA8001×HNB3058   特征特性:2016年、2017年两年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该品种出苗至采收81天,生育期与对照相当。株高244.0厘米,穗位92.8厘米,穗长17.5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1.1厘米,穗行数18,行粒数37.2粒,籽粒紫色,轴紫色。扬州大学农学院品质检测,2016年皮渣率为13.9%、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3%;2017年皮渣率为13.0%、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7%。专家品质品尝综合评分两年分别为87.7分和86.5分。   产量表现:2016年鲜果穗平均亩产773.0千克,比对照增产3.1%,10个试点9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数达90%;2017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56.6千克,比对照增产4.5%,10个试点9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数达9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应隔离种植,春播适宜播期一般4月10日左右;2.种植密度:一般适宜种植密度3500株/亩左右;3.施肥:基肥施45%硫酸钾复合肥40千克/亩、尿素10千克/亩,追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千克/亩;4.灌水:浇好出苗水、孕穗水和灌浆水;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大喇叭口期应注意防治玉米螟。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作春播鲜食玉米推广种植。   21.TN-7   申请者:安徽荃银高科瓜菜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高科瓜菜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X33×SH525   特征特性:2016年、2017年两年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该品种出苗至采收79天,生育期比对照早1天左右。株高209.1厘米,穗位81.3厘米,穗长17.5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0.4厘米,穗行数15,行粒数33.9粒,籽粒白色,轴白色。扬州大学农学院品质检测,2016年皮渣率为13.5%、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1%;2017年皮渣率为11.0%、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9%。专家品质品尝综合评分2年分别为87.7分和87.5分。   产量表现:2016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12.3千克,比对照增产8.3%,10个试点9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数达90%;2017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54.4千克,比对照增产4.3%,10个试点9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数达9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春播一般4月上中旬;2.密度:一般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左右;3.施肥:生育前期宜控制氮肥施用,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4.灌水:基本保证播种期、拔节前期、抽雄期和灌浆前期的水分供应;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注意预防纹枯病和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等;6.田间管理: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保证苗齐、苗全、苗壮;授粉结束后一般23天左右采收鲜果穗;7.注意事项:与其它品种隔离种植,以免影响外观和品质。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作春播鲜食玉米推广种植。   22.筑甜糯1313   申请者:贵州筑农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贵州筑农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遵三糯31×My13   特征特性:2016年、2017年两年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该品种出苗至采收80天,生育期与对照相当。株高236.6厘米,穗位102.7厘米,穗长20.7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2.0厘米,穗行数13,行粒数41.4粒,籽粒白色,轴白色。扬州大学农学院品质检测,2016年皮渣率为12.4%、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2.3%;2017年皮渣率为10.3%、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4.5%。专家品质品尝综合评分2年分别为86.3分和87.3分。   产量表现:2016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05.6千克,比对照增产7.4%,10个试点9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数达90%;2017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30.2千克,比对照增产1.3%,10个试点5个试点增产,5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数达5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春播一般4月上中旬。2.密度:一般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左右。3.施肥: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千克和磷二铵15-20千克作基肥,拔节期结合灌头水追施碳铵15-20千克/亩。4.灌水:基本保证播种期、拔节前期、抽雄期和灌浆前期的水分供应。5.除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每亩50%乙草胺(100毫升),兑水50千克进行封闭式喷雾。6.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注意预防纹枯病和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等。7.采收:授粉结束后一般23天左右采收鲜果穗。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作春播鲜食玉米推广种植。   23.徽银糯1号   申请者:安徽荃银高科瓜菜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高科瓜菜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BN816×BN917   特征特性:2018年、2019年两年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该品种出苗至采收81天,生育期比对照晚2天。株高238.5厘米,穗位93.1厘米,穗长21.1厘米,穗粗4.6厘米,秃尖长0.5厘米,穗行数13,行粒数45.6粒,籽粒白色,轴白色。扬州大学农学院品质检测,2018年皮渣率为15.5%、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7%;2019年皮渣率为9.3%、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3%。专家品质品尝综合评分2年分别为88.2分和89.7分。   产量表现:2018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71.9千克,比对照增产7.5%,8个试点7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数达87.5%。;2019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87.1千克,比对照增产5.4%,9个试点8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数达88.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春播一般4月上中旬;2.密度:一般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左右;3.施肥:生育前期宜控制氮肥施用,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4.灌水:基本保证播种期、拔节前期、抽雄期和灌浆前期的水分供应;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注意预防纹枯病和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等;6.田间管理: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保证苗齐、苗全、苗壮;授粉结束后一般23天左右采收鲜果穗;7.注意事项:与其它品种隔离种植,以免影响外观和品质。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作春播鲜食玉米推广种植。   24.徽彩甜糯3号   申请者:安徽荃银高科瓜菜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高科瓜菜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TN62×Z334-1   特征特性:2018年、2019年两年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该品种出苗至采收80天,生育期比对照晚1天左右。株高227.2厘米,穗位86.6厘米,穗长20.6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0.9厘米,穗行数14,行粒数37.1粒,籽粒花色,轴白色。扬州大学农学院品质检测,2018年皮渣率为13.8%、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8%;2019年皮渣率为8.1%、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4%。专家品质品尝综合评分2年分别为90.8分和88.4分。   产量表现:2018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78.7千克,比对照增产9.8%,8个试点全部增产,增产点数达100%。;2019年鲜果穗平均亩产911.2千克,比对照增产8.3%,9个试点全部增产,增产点数达10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春播一般4月上中旬;2.密度:一般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左右;3.施肥:生育前期宜控制氮肥施用,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4.灌水:基本保证播种期、拔节前期、抽雄期和灌浆前期的水分供应;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注意预防纹枯病和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等;6.田间管理: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保证苗齐、苗全、苗壮;最适采收期为中上部籽粒变红时(一般授粉结束后23天左右)采收鲜果穗;7.注意事项:由于果穗甜糯分离,甜粒与糯粒脱水速度不一致,因此应注意及时采收上市,防止玉米籽粒脱水影响果穗外观。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作春播鲜食玉米推广种植。   25.金甜糯1号   申请者:阜阳金种子玉米研究所   育种者:阜阳金种子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EN288×CT128   特征特性:2018年、2019年两年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该品种出苗至采收79天,生育期与对照相当。株高196.5厘米,穗位75.3厘米,穗长18.8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长1.6厘米,穗行数15,行粒数36.6粒,籽粒白色,轴白色。扬州大学农学院品质检测,2018年皮渣率为12.3%、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0%;2019年皮渣率为9.7%、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6.8%。专家品质品尝综合评分2年分别为85.7分和85.6分。   产量表现:2018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97.5千克,比对照增产10.7%,8个试点全部增产,增产点数达100%。;2019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94.6千克,比对照增产6.3%,9个试点8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数达88.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4月上中旬。2.密度:一般每亩3500株左右为宜。3.施肥:施追底肥,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每亩50千克为底肥,追肥宜在出苗后25天进行,每亩追尿素15-20千克。4.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大喇叭口期注意用高效杀虫剂“康宽”每亩8毫升,采用二次稀释法茎叶喷雾防治玉米螟。5.其它田管措施同大田生产糯玉米田管。6.应及时采收,因有超甜籽粒占1/5,采收过晚,甜度降低,口感降低。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作春播鲜食玉米推广种植。   26.甜富糯2000   申请者: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F205×AH005   特征特性:2018年、2019年两年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该品种出苗至采收78天,生育期比对照早1天左右。株高218.7厘米,穗位85厘米,穗长19.9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2.4厘米,穗行数16,行粒数34.7粒,籽粒白色,轴白色。扬州大学农学院品质检测,2018年皮渣率为13.7%、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4.6%;2019年皮渣率为9.2%、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5.9%。专家品质品尝综合评分2年分别为85.9分和88分。   产量表现:2018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62.1千克,比对照增产6.3%,8个试点7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数达87.5%;2019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75.0千克,比对照增产4.0%,9个试点7个试点增产,2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数达77.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春播一般4月中旬左右;2.密度:一般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左右;3.施肥:播种前亩施复合肥(45%)40千克、锌肥1.5千克做底肥,播种后35天(小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20千克;4.灌水:种植后如若墒情不好,要及时灌水,夏季遇高温干旱,需及时灌溉;5.除草:玉米苗后除草剂最佳的喷药时间是玉米2-5叶期,此时玉米抗性高,不易出现药害,5叶前可以整个田间喷雾;6.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病虫害,播种前土壤施药防治地下害虫,心叶末期注意防治玉米螟;7.病虫防治用药注意选择低毒类型的药物。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作春播鲜食玉米推广种植。   27.荃科玉900   申请者: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Q900×693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玉米联合体高密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0厘米、穗位86厘米、穗长18.5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1.2厘米、穗行数15.4行、行粒数34粒、出籽率85.1%、千粒重349克。全生育期99.4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早熟0.6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感茎腐病;2018年感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2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0.00%,粗脂肪(干基)含量4.50%,粗淀粉(干基)含量73.50%。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0.5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56%(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3.7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74%(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6.4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0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栽培密度:适宜留苗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3.施肥: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亩,1千克硫酸锌。补追施穗肥,展10-12叶期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注意防治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等。6.适时晚收。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28.本玉2112   申请者:合肥知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育种者:合肥知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SD1172×SD112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玉米联合体高密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49.1厘米、穗位83.3厘米、穗长18.6厘米、穗粗4.8厘米、穗行数15.6行、行粒数31粒、出籽率85%、千粒重353.2克。全生育期99.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早熟0.4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2018年中抗小斑病、感南方锈病、感纹枯病、高抗茎腐病。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6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1.29%,粗脂肪(干基)含量4.22%,粗淀粉(干基)含量71.29%。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1.2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58%(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3.3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64%(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4.2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1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栽培密度:适宜留苗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3.施肥: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亩。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注意防治南方锈病、纹枯病等。6.适时晚收。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29.丰玉98   申请者:安徽省正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正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28-1×W1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玉米联合体低密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78.7厘米、穗位92.5厘米、穗长18.8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数14.6行、行粒数30.4粒、出籽率84.5%、千粒重379.5克。全生育期99.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隆平206)早熟1.7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感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抗茎腐病;2018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54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9.67%,粗脂肪(干基)含量3.37%,粗淀粉(干基)含量74.29%。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7.8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76%(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9.5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5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9.0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1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栽培密度:适宜留苗密度为3800株/亩左右。3.施肥: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亩。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注意防治小斑病、纹枯病等。6.适时收获。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30.本玉9485   申请者:合肥知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育种者:合肥知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SD294×SD85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玉米联合体低密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40.7厘米、穗位79厘米、穗长18.5厘米、粗4.8厘米、穗行数15.4行、行粒数平均39.6粒、出籽率84.6%、千粒重364.4g。全生育期99.9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隆平206)早熟0.9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2018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61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1.24%,粗脂肪(干基)含量4.40%,粗淀粉(干基)含量72.82%。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2.2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70%(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7.2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06%(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8.8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0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栽培密度:适宜留苗密度为3800株/亩左右。3.施肥: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亩。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6.适时晚收。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31.天玉1606   申请者:安徽天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天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521×TY606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玉米联合体低密度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42.9厘米,穗位80.1厘米,穗长18.0厘米,粗4.5厘米,穗行数14.8行,行粒数平均30.2粒,出籽率86.8%,千粒重347.7g。全生育期102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隆平206)相当。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2018年鉴定该品种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6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9.98%,粗脂肪(干基)含量3.35%,粗淀粉(干基)含量75.20%,赖氨酸(干基)含量0.27%。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0.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50%(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4.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20%(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5.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8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栽培密度:适宜留苗密度3800株/亩左右。3.施肥: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亩。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6.适时晚收。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32.宿单616   申请者: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HZ131048×HZ14284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玉米联合体低密度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23.8厘米,穗位76.0厘米,穗长17.4厘米,粗4.8厘米,穗行数14.6行,行粒数平均28.6粒,出籽率85.9%,千粒重380.1g。全生育期102.5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隆平206)晚熟0.5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2018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7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9.80%,粗脂肪(干基)含量4.18%,粗淀粉(干基)含量75.88%,赖氨酸(干基)含量0.28%。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1.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42%(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4.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32%(不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1.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2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栽培密度:适宜留苗密度为3800株/亩左右。3.施肥: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亩。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6.适时晚收。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33.丰大662   申请者:安徽丰大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侬多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丰大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P757×AP312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玉米联合体高密度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27.8厘米,穗位81.5厘米,穗长15.6厘米,粗4.5厘米,穗行数17.2行,行粒数平均28.3粒,出籽率87.6%,千粒重297.1g。全生育期99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早熟1.5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2018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802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1.8%,粗脂肪(干基)含量4.59%,粗淀粉(干基)含量72.90%,赖氨酸(干基)含量0.30%。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9.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0.09%(不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7.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82%(不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0.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4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栽培密度:适宜留苗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3.施肥: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50千克,尿素10千克/亩。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6.适时晚收。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34.荃超606   申请者: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35M1E×BA702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玉米联合体高密度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63.3厘米,穗位89.5厘米,穗长17.5厘米,粗4.8厘米,穗行数14.6行,行粒数平均32.7粒,出籽率86.7%,千粒重339.3g。全生育期100.5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相当。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2018年中抗小斑病、感南方锈病、感纹枯病、高抗茎腐病。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80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8.72%,粗脂肪(干基)含量3.66%,粗淀粉(干基)含量75.86%,赖氨酸(干基)含量0.25%。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2.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2.9%(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1.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5.19%(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01%。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栽培密度:适宜留苗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3.施肥: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亩。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注意防治南方锈病、纹枯病等。6.适时晚收。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35.丰大611   申请者:安徽丰大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丰大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丰大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LC742×LLW8S1111   特征特性:2018年、2019两年玉米联合体高密度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37.8厘米,穗位89.7厘米,穗长15.2厘米,粗5.1厘米,穗行数15.4行,行粒数平均31.1粒,出籽率86.3%,千粒重344.3g。全生育期100.5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早熟0.5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8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抗茎腐病;2019年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38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9.23%,粗脂肪(干基)含量3.69%,粗淀粉(干基)含量77.02%,赖氨酸(干基)含量0.26%。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4.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3.82%(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7.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3.55%(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5.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1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2.栽培密度:适宜留苗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3.施肥: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50千克,尿素10千克/亩。4.灌水: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注意防治纹枯病等。6.适时晚收。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36.金玉1818   申请者:阜阳金种子玉米研究所   育种者:阜阳金种子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CY3939×CY522   特征特性:2018年、2019年两年玉米联合体高密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8.5厘米,穗位95厘米,穗长16.9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45厘米,穗行数15行,行粒数32.8粒,出籽率89.2%,千粒重308克。全生育期98.7天,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早熟0.9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8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感茎腐病;2019年感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74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0.27%,粗脂肪(干基)含量4.71%,粗淀粉(干基)含量74.04%,赖氨酸(干基)含量0.28%。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0.7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63%(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9.0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54%(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3.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0%。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足墒播种确保苗全苗匀苗壮,适宜每亩种植密度4500株/亩左右,科学配方施肥,注意开花期防旱,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注意防治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37.金玉1869   申请者:阜阳金种子玉米研究所   育种者:阜阳金种子玉米研究所、山东聊城市光岳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PR766×CY528   特征特性:2018年、2019年两年玉米联合体高密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48.5厘米,穗位89.8厘米,穗长15.6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长1.35厘米,穗行数16行,行粒数33.1粒,出籽率88.9%,千粒重306克。全生育期99.7天,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0.1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8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2019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86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0.90%,粗脂肪(干基)含量4.80%,粗淀粉(干基)含量73.08%,赖氨酸(干基)含量0.29%。   产量表现: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8.1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01%(极显着);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1.0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13%(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6.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4%。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足墒播种确保苗全苗匀苗壮,适宜每亩种植密度4500株/亩左右,科学配方施肥,注意开花期防旱,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38.丰乐382   申请者: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F109D×昌7-2   特征特性:2017年、2018年两年玉米联合体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1厘米、穗位93厘米、穗长15.9厘米、穗粗4.6厘米、秃尖长0.6厘米、穗行数14.1行、行粒数32粒、出籽率86.5%、千粒重352克。全生育期100.5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早熟0.5天。安徽农业大学抗病鉴定,2017年感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2018年感小斑病、中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758g/L,粗蛋白质(干基)9.26%,粗脂肪(干基)4.46%,粗淀粉(干基)72.16%,赖氨酸(干基)0.32%。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5.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15%(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0.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29%(不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4.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6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夏播播种时间以6月上中旬为宜;2.种植密度:夏播每亩留苗4500株左右;3.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千克?尿素10千克左右?1千克硫酸锌,补追施穗肥,展10-12叶期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4.灌溉:造墒或播后浇水以保证一播全苗,大喇叭口期和籽粒灌浆期遇旱应浇水,遇连阴雨或强降水时应及时排涝;5.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地老虎等害虫,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注意防治小斑病等。   初审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三.大豆   1.阜豆169   申请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郑97196/科丰29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8.5厘米、底荚高度20.8厘米、有效分枝2.0个、单株荚数36.9个、单株粒数80.4粒、百粒重19.3克。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3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7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高抗(病情指数0)、SC7表现高抗(病情指数0);2018年对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3)、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3)。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7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18 %,粗脂肪(干基)含量19.56%;2018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0.73%,粗脂肪(干基)含量19.24%。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5.9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42%(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2.4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19%(不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177.8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43%。   栽培技术要点:1.6月上中旬播种,高肥田密度1.5万株/亩,中肥田1.6-1.8万株/亩;2.肥力差时初花期亩追尿素5-7千克或复合肥7.5-10千克;3.遇旱及时灌溉,花荚期严防受旱,遇涝及时排水;4.可于苗期化学除草或中耕除草;5.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花荚期注意防治卷叶螟、斜纹夜蛾、食心虫、豆荚螟等;6.旺长时要注意喷施助壮素等控旺防倒伏。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2.圣豆25   申请者: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   育种者: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中黄13/豫豆22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淡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4.5厘米、底荚高度17.9厘米、有效分枝1.6个、单株荚数38.2个、单株粒数82.9粒、百粒重16.7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3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7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高抗(病情指数2)、SC7表现高抗(病情指数3);2018年对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7)、SC7表现中感(病情指数38)。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7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73%,粗脂肪(干基)含量19.96%;2018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56%,粗脂肪(干基)含量20.26%。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9.3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56%(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7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36%(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172.1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93%。   栽培技术要点: 1.6月上中旬播种,种植密度1.25万株/亩;2.底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3.遇旱及时灌溉,遇涝及时排水;4.适时中耕除草;5.早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3.金豆99   申请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郑9805/中黄13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淡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4.6厘米、底荚高度20.3厘米、有效分枝2.1个、单株荚数32.5个、单株粒数75.4粒、百粒重22.0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3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7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中抗(病情指数34)、SC7表现中感(病情指数50);2018年对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8)、SC7表现中抗(病情指数21)。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7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0.59%,粗脂肪(干基)含量19.06%;2018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11%,粗脂肪(干基)含量18.60%。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9.6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76%(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9.2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74%(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170.7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55%。   栽培技术要点: 1.6月10日-20日播种,种植密度1.2-1.5万株/亩;2.底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千克,花荚期结合防病防虫叶面喷施微肥;3.遇旱及时灌溉,遇涝及时排水;4.适时中耕除草;5.早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4.阜豆163   申请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菏99-6/豫豆18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5.1厘米、底荚高度20.2厘米、有效分枝1.6个、单株荚数36.0个、单株粒数80.4粒、百粒重19.1克。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3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7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5)、SC7表现中抗(病情指数24);2018年对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9)、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7年粗蛋白(干基)含量39.83 %,粗脂肪(干基)含量21.24%;2018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29%,粗脂肪(干基)含量19.97%。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3.1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30%(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9.5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15%(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180.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3.13%。   栽培技术要点:1.6月上中旬播种,高肥田密度1.5万株/亩,中肥田1.6-1.8万株/亩;2.肥力差时初花期亩追尿素5-7千克或复合肥7.5-10千克;3.遇旱及时灌溉,花荚期严防受旱,遇涝及时排水;4.可于苗期化学除草或中耕除草;5.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花荚期注意防治卷叶螟、斜纹夜蛾、食心虫、豆荚螟等;6.旺长时要注意喷施助壮素等控旺防倒伏。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5.皖豆52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合豆3号//(合豆3号/桂春豆1号)F1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棕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较抗倒伏。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8.4厘米、底荚高度18.0厘米、有效分枝2.3个、单株荚数33.6个、单株粒数76.4粒、百粒重21.3克。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3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7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中感(病情指数44)、SC7表现中感(病情指数44);2018年对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1)、SC7表现中感(病情指数50)。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7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0.15%,粗脂肪(干基)含量20.53%;2018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07%,粗脂肪(干基)含量19.74%。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3.8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37%(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3.8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4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5.8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9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播期6月上中旬;2.高肥力地块1.3万株/亩,中肥力地块1.5万株/亩,低肥力地块1.8万株/亩;3.亩施15-25千克氮磷钾复合肥作底肥;4.苗期、花荚期和鼓粒期遇干旱要及时灌水;5.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防治病虫草害;6.苗期遇涝灾要及时清沟沥水,初花期旺长喷施缩节胺防倒伏,结荚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防早衰。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6.阜豆123   申请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阜CMS5A/阜恢5号   特征特性:中熟杂交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性。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5.4厘米、底荚高度21.3厘米、有效分枝2.0个、单株荚数27.8个、单株粒数60.2粒、百粒重23.7克。全生育期105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6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7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中感(病情指数42)、SC7表现中抗(病情指数22);2018年对SC3表现中抗(病情指数33)、SC7表现中抗(病情指数21)。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7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3.56 %,粗脂肪(干基)含量18.99%;2018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4.96%,粗脂肪(干基)含量18.15%。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7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93%(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9.7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70%(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163.5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9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播期为6月上中旬;2.播量(密度)宜亩留苗1.0-1.2万株;每亩施底肥三元复合肥15千克;3.苗期注意排水防渍害,花荚期遇旱及时浇水;4.2-3片复叶时喷施大豆专用除草剂,或封行前人工锄地1-2遍;5.花荚期注意防治卷叶螟、食心虫、斜纹夜蛾等虫害;6.花荚前期喷施矮壮素1-2次,鼓粒期喷施杀菌剂1-2次。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7.皖豆22467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菏96-8/淮03-18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白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9.7厘米、底荚高度22.3厘米、有效分枝1.0个、单株荚数30.7个、单株粒数68.3粒、百粒重18.5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2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7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3)、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2018年对SC3表现中抗(病情指数29)、SC7表现中抗(病情指数28)。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7年粗蛋白(干基)含量37.76%,粗脂肪(干基)含量22.05%;2018年粗蛋白(干基)含量38.95%,粗脂肪(干基)含量20.83%。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7.1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0.12%(不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2.2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15%(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2.5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8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播期6月10-25日;2.每亩播种量5-6千克,种植密度控制在1.5-1.8万株/亩;3.播种时亩施20-3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花荚期增施磷肥或叶面肥,保花促荚;4.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防治病虫草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8.中涡18   申请者:安徽省同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省同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中黄19/徐豆14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3.3厘米、底荚高度18.7厘米、有效分枝1.7个、单株荚数33.3个、单株粒数79.7粒、百粒重19.5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3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7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中抗(病情指数33)、SC7表现中感(病情指数38);2018年对SC3表现中感(病情指数38)、SC7表现中感(病情指数43)。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7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0.07 %,粗脂肪(干基)含量22.52%;2018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0.65%,粗脂肪(干基)含量22.24%。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7.9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70%(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1.4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4.89%(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176.1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13%。   栽培技术要点:1.6月上中旬播种,种植密度1.2-1.3万株/亩;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3.花荚期、鼓粒期不宜缺水;4.早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9.杂优豆5号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W1101A/MR1312   特征特性:中熟杂交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棕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5.5厘米、底荚高度19.6厘米、有效分枝2.4个、单株荚数34.4个、单株粒数67.9粒、百粒重21.4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1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7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中感(病情指数43)、SC7表现中感(病情指数46);2018年对SC3表现中抗(病情指数31)、SC7表现感病(病情指数63)。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7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78%,粗脂肪(干基)含量19.34%;2018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2.53%,粗脂肪(干基)含量19.34%。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9.8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88%(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3.3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09%(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4.0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0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播期6月上中旬;2.高肥力地块1.1万株/亩,中肥力地块1.3万株/亩,低肥力地块1.5万株/亩;3.亩施20-3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作底肥;4.苗期、花荚期和鼓粒期遇干旱要及时灌水;5.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防治病虫草害;6.苗期遇涝灾要及时清沟沥水,结荚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防早衰。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10.宿豆029   申请者: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鲁豆12/阜83-79)//(中黄13/阜83-79)   特征特性:早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7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5.4厘米、底荚高度21.6厘米、有效分枝1.4个、单株荚数33.3个、单株粒数73.4粒、百粒重19.5克。全生育期99天左右,与对照品种(中黄13)相当。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7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中抗(病情指数21)、SC7表现中感(病情指数46);2018年对SC3表现中感(病情指数46)、SC7表现感病(病情指数63)。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7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0.41%,粗脂肪(干基)含量20.93%;2018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16%,粗脂肪(干基)含量19.63%。   产量表现: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7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49%(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5.7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51%(极显着)。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6.2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50%。   栽培技术要点:1.6月中旬播种,适宜密度1.5万株/亩;2.初花期亩追尿素5-7kg或复合肥7.5-10千克;3.花荚期严防受旱,遇涝及时排水;4.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花荚期注意防治卷叶螟、斜纹夜蛾、食心虫、豆荚螟等;5.适时收获,防止破碎和变质。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11.开科源2号   申请者:辽宁开原市农科种苗有限公司   育种者:辽宁开原市农科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引豆9701/台75   特征特性:鲜食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白花、灰茸毛,卵圆形叶片。青荚绿色,镰刀型;籽粒圆、绿种皮、褐脐。株高32.0厘米,有效分枝2.5个,单株有效荚数32.5个,每荚粒数2.0个,百荚鲜重271.0克,百粒鲜重68.8克。出苗至鲜荚采收期69天左右,比对照品种(浙鲜豆5号)早熟5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9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抗(病情指数5)、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3)。   产量表现:2018年鲜食品种试验,平均鲜荚亩产677.2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72%;2019年鲜食品种试验,平均鲜荚亩产663.6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5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播期3月下旬至4月底;2.每亩播种量6千克,种植密度1.5-1.8万株/亩;3.播种时施有机底肥,花荚期增施磷肥或叶面肥,保花促荚;4. 注意防止渍害,田间排水顺畅。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作鲜食春播品种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12.开科源5号   申请者:辽宁开原市农科种苗有限公司   育种者:辽宁开原市农科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辽鲜1号//台75/日本青   特征特性:鲜食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白花、灰茸毛,卵圆形叶片。青荚绿色,镰刀型;籽粒圆、绿种皮、黄脐。株高33.7厘米,有效分枝2.5个,单株有效荚数33.2个,每荚粒数2.2个,百荚鲜重275.0克,百粒鲜重73.3克。出苗至鲜荚采收期69天左右,比对照品种(浙鲜豆5号)早熟5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9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抗(病情指数5)、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3)。   产量表现:2018年鲜食品种试验,平均鲜荚亩产684.4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83%;2019年鲜食品种试验,平均鲜荚亩产689.2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5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播期3月下旬至4月底;2.每亩播种量6千克,种植密度1.5-1.7万株/亩;3.播种时施有机底肥,花荚期增施磷肥或叶面肥,保花促荚;4. 注意防止渍害,田间排水顺畅。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作鲜食春播品种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13.开科源8号   申请者:辽宁开原市农科种苗有限公司   育种者:辽宁开原市农科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鲜荚王2号//绿宝石/日本青   特征特性:鲜食大豆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白花、灰茸毛,卵圆形叶片。青荚绿色,镰刀型;籽粒圆、绿种皮、黄脐。株高33.9厘米,有效分枝2.5个,单株有效荚数32.7个,单株粒数66.6粒,百荚鲜重273.8克,百粒鲜重72.5克。出苗至鲜荚采收期69天左右,比对照品种(浙鲜豆5号)早熟5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9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高抗(病情指数0)、SC7表现高抗(病情指数0)。   产量表现:2018年鲜食品种试验,平均鲜荚亩产674.5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29%;2019年鲜食品种试验,平均鲜荚亩产676.0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5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播期3月下旬至4月底;2.每亩播种量6千克,种植密度1.5-1.7万株/亩;3.播种时施有机底肥,花荚期增施磷肥或叶面肥,保花促荚;4. 注意防止渍害,田间排水顺畅。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作鲜食春播品种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14.阜0501   申请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阜97211-97/蒙9793-1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淡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6年、2018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0.0厘米、底荚高度21.6厘米、有效分枝1.0个、单株荚数35.0个、单株粒数67.3粒、百粒重20.1克。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6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6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1)、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2);2018年对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2)、SC7表现高抗(病情指数0)。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6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2.02 %,粗脂肪(干基)含量20.05%;2018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85%,粗脂肪(干基)含量19.24%。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5.6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78%(极显着);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1.6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33%(极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154.1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74%。   栽培技术要点: 1.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播种,高肥田密度1.5万株/亩,中肥田1.6-1.8万株/亩;2.肥力差时初花期亩追尿素5-7千克或复合肥7.5-10千克;3.遇旱及时灌溉,花荚期严防受旱,遇涝及时排水;4.可于苗期化学除草或中耕除草;5.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花荚期注意防治卷叶螟、斜纹夜蛾、食心虫、豆荚螟等;6.旺长时要注意喷施助壮素等控旺防倒伏。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15.圣豆12   申请者: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   育种者: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周豆11/郑9805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6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7.3厘米、底荚高度22.5厘米、有效分枝1.1个、单株荚数32.1个、单株粒数71.3粒、百粒重19.7克。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5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6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2)、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1);2017年对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5)。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6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3 %,粗脂肪(干基)含量19.55%;2017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2.18%,粗脂肪(干基)含量19.79%。   产量表现: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9.9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56%(极显着);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8.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24%(极显着)。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158.7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37%。   栽培技术要点:1.6月上中旬播种,种植密度1.5万株/亩;2.底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3.遇旱及时灌溉,遇涝及时排水;4.及时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16.HD21638   申请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周9521/蒙9793-1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深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较抗倒伏。2015年、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9.2厘米、底荚高度19.7厘米、有效分枝2.1个、单株荚数32.0个、单株粒数66.6粒、百粒重21.0克。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4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5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中抗(病情指数26)、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4);2016年对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3)、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5)。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5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2.17 %,粗脂肪(干基)含量20.19%;2016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89%,粗脂肪(干基)含量21.05%。   产量表现: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2.7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45%(极显着);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7.6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09%(极显着)。2017年生产试验亩产160.0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1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播期6月15-25日;2.每亩播种量6-7千克,种植密度1.5-1.8万株/亩;3.播种时施有机底肥,花荚期增施磷肥或叶面肥,保花促荚。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17.阜1232   申请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蒙91-413/阜豆9号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5年、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71.4厘米、底荚高度20.4厘米、有效分枝1.7个、单株荚数35.6个、单株粒数72.7粒、百粒重18.5克。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3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5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中感(病情指数43)、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0);2016年对SC3表现中抗(病情指数35)、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9)。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5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90 %,粗脂肪(干基)含量18.18%;2016年粗蛋白(干基)含量39.83%,粗脂肪(干基)含量19.89%。   产量表现: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6.6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76%(极显着);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9.5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27%(极显着)。2017年生产试验亩产160.1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22%。   栽培技术要点:1.6月上中旬播种,高肥田密度1.5万株/亩,中肥田1.6-1.8万株/亩;2.肥力差时初花期亩追尿素5-7千克或复合肥7.5-10千克;3.遇旱及时灌溉,花荚期严防受旱,遇涝及时排水;4.可于苗期化学除草或中耕除草;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花荚期注意防治卷叶螟、斜纹夜蛾、食心虫、豆荚螟等;5.旺长时要注意喷施助壮素等控旺防倒伏。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18.德纯豆6号   申请者:安徽德纯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德纯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徐豆9号/嘉豆23号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5年、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62.1厘米、底荚高度17.0厘米、有效分枝2.1个、单株荚数29.2个、单株粒数61.4粒、百粒重21.6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1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5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5)、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3);2016年对SC3表现中感(病情指数43)、SC7表现感病(病情指数63)。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5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3.63 %,粗脂肪(干基)含量19.11%;2016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2.67%,粗脂肪(干基)含量19.73%。   产量表现: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8.9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24%(极显着);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8.2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88%(极显着)。2017年生产试验亩产158.6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70%。   栽培技术要点:1.6月上旬至6月底均可播种,最佳播种期为6月上中旬;2.中等肥力田块,每亩密度为1.5万株左右;中高肥水水平田块,每亩密度为1.0-1.3万株;3.高产栽培产量指标在250千克以上,需施有机肥4-5立方、复合肥每亩25千克,花期追施尿素8千克。4.遇干旱时要及时灌溉;5.在高肥或密度过大的条件下,初花期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克/亩喷雾,降高防倒,促进分枝;4.后期注意虫害防控。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19.鑫豆18号   申请者:安徽省福鑫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省福鑫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皖豆14/皖豆12   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圆、黄色、深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5年、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65.0厘米、底荚高度16.5厘米、有效分枝1.8个、单株荚数28.7个、单株粒数60.5粒、百粒重23.0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迟熟2天。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2015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中感(病情指数43)、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9);2016年对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7)、SC7表现中抗(病情指数25)。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2015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3.84 %,粗脂肪(干基)含量20.56%;2016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92%,粗脂肪(干基)含量21.69%。   产量表现: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2.9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70%(极显着);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3.6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62%(极显着)。2017年生产试验亩产163.5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30%。   栽培技术要点: 1.6月上中旬播种,种植密度1.5万株/亩;2.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费,花荚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3.遇旱及时灌溉,遇涝及时排水;4.及时防治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   四.棉花   1.中棉001   申请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   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   品种来源:9053×鲁棉研28   特征特性:转基因春棉杂交种品种。植株较高,株型塔型、较紧凑,茎秆茸毛中等,叶片中等、叶色浅绿,铃中等、卵圆形,吐絮畅、絮色洁白。2017年、2018年两年省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124天。株高124.1厘米、第一果枝节位为6.4、果枝数17.7台、单株结铃29.7个、单铃重5.64克、衣分40.45%、籽指11.5克。抗性:2017年抗枯萎病(病指5.5),耐黄萎病(病指30.8);2018年高抗枯萎病(病指3.5),耐黄萎病(病指24.1)。品质: 2017年纤维长度29.7毫米,断裂比强度30.4cN/tex,马克隆值5.5。2018年纤维长度29.5毫米,断裂35.5cN/tex,马克隆值5.2。   产量表现: 2017年区域试验亩产皮棉平均89.4公斤,较对照(皖杂5号)增产11.33%;2018年亩产皮棉平均109.2公斤,较对照(皖杂5号)增产4.5%。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皮棉104.60公斤,较对照(皖杂5号)增产8.02%。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育苗:营养钵育苗在4月上旬抢晴播种。播种前晒种1~2天,包衣种不能浸种,播前苗床浇足水干籽播种,每钵播1~2粒,播后及时盖上细土,厚度2厘米,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2.种植密度:大田移栽密度每亩1800株左右。3.科学施肥:该品种需肥量比常规棉增加10%,要施好基肥、花铃肥和盖顶肥。增施有机肥,特别要注意增施钾、磷、硼肥。基肥:亩施饼肥3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尿素10公斤,氯化钾15公斤,硼肥1公斤。重施早施花铃肥:每亩深施腐熟饼肥30公斤,尿素20公斤,氯化钾15公斤。立秋前后补施用盖顶肥: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结合喷施叶面肥。4.及时排灌:棉田四周开好排灌水沟,做到及时排灌。5.中耕除草:及时做好化学除草,中耕培土,防倒伏。6.病虫防治:及时防病治虫,搞好综合防治。7.全程化调:根据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化调。缩节胺亩用量为:蕾期0.5~1克、初花期1.5~2克、盛花期用2~2.5克,兑水喷施,塑造理想株型。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安徽省长江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   2020年5月12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表  情:

  •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网上热销产品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